科技日報訊“核能人才培養在現有基礎上要更加注重本科生教育,引導新生入學時進入仿真實驗室,建立其專業概念,激發其創造精神,增強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中國工程院孫玉發院士在12月12日于哈爾濱工程大學舉辦的“核科技工業發展與人才培養高端學術論壇”上建言。當日,我國核能領域五位院士匯聚到國內最早設置核專業的哈爾濱工程大學,共商核能領域高水平創新型人才培養大計。黑龍江省首個核領域研究院——哈爾濱工程大學核安全與先進核能研究院在論壇開幕式上揭牌。
12月12日,中國工程院孫玉發院士、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彭先覺院士、中國科技大學核學院萬元熙院士、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于俊崇院士、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研究所李建剛院士及核能領域的相關專家共聚哈爾濱工程大學,共議核能技術未來發展趨勢及人才培養需求。
“未來十年將會是核能技術研發的高峰期,應以安全、創新、開放為引領,加強人才培養,著力從軍民兩方面做好戰略布局。”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張華祝理事長如此強調。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彭先覺院士認為,哈工程核學院的數字化仿真模擬系統是一個很好的研究方向,得到了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認可和重視,可以為學院未來10年的發展帶來更大空間,建議學院應進一步完善系統的可靠性,發揮系統特色優勢。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研究所李建剛院士指出,我國要從核電大國發展成核電強國,需要有屬于自己的原創技術,并將自身的核電發展理念應用于實際發展建設中,核學院的發展也要有自己獨具特色的“idea”,以國際交流與合作促進發展建設,瞄準未來、科學定位、布局長遠,才能產生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