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中國石化九江石化召開石化行業智能制造現場經驗交流會。會上,九江石化宣布將于2015年底在行業內率先建成投用智能工廠,并出臺企業級智能工廠標準規范體系。
九江石化是全國石化行業唯一一家智能工廠試點企業。“十二五”初,九江石化確立了建設千萬噸級一流煉化企業的愿景,傾力培育“綠色低碳”、“智能工廠”兩大核心競爭優勢,促進傳統石化企業的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2012年,九江石化被列入中國石化煉化板塊智能工廠試點建設企業。2015年,九江石化智能工廠試點被工業和信息化部列為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成為石化行業唯一入選單位。
作為長江沿線的中等規模煉化企業,九江石化歷經三年多建設,從信息化基礎相對薄弱的傳統企業邁入全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成為我國石化流程型行業的樣本,取得了顯著成效:
成效一:初步形成智能工廠的基本框架。在傳統石化企業信息化三層平臺(過程控制層、生產執行層、經營管理層)的基礎上,建設了集中集成平臺、應急指揮平臺、三維數字化平臺等公共服務平臺。信息系統及優化模型建設體現了“感知、預測、優化、協同”能力?!把b置數字化、網絡高速化、數據標準化、應用集成化、感知實時化”的智能工廠框架已初步形成。
成效二:實現敏捷生產、提升經濟效益。九江石化利用自主開發的煉油全流程一體化優化平臺,持續開展資源配置優化、加工路線比選、單裝置優化等工作,滾動測算127個案例,2014年累計增加經濟效益2.2億元,助推公司加工噸原油邊際效益在沿江5家企業排名逐年提升,2014年躍居首位。
成效三:提高本質安全、踐行綠色低碳。九江石化智能工廠實踐將“安全環保、綠色低碳”理念置于優先位置。850臺可燃氣報警、1000余處火災報警、585套視頻監控可實現集中管理和一體化聯動,支撐安全、環保、健康(HSE)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前預測和事中控制轉變。公司連續5年獲評中國石化安全生產先進單位,外排達標污水化學需氧量、氨氮等指標均處于行業內先進水平。
成效四:管理效率大幅提升。近年來,九江石化各類信息系統助推公司扁平化、矩陣式管理及業務流程進一步優化,管理效率持續提升。在生產能力不斷提升、加工裝置不斷增加的情況下,管理效率大幅提升,實現了生產運行由單裝置操作向系統化操作的轉變,由管控分離向矩陣式管控一體的轉變,有效提升了企業安全環保水平、經濟效益以及核心競爭力。
成效五:一系列國產化技術創新成果首次應用。煉油全流程一體化優化平臺、基于企業級中央數據庫的集中集成和生產運營主數據標準化、企業級全場景三維數字化平臺及深化應用、工業企業移動寬帶網絡及音視頻通訊融合、大數據分析及優化等一系列先進技術在國內石化企業首次使用。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國務院發布《中國制造2025》,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工信部2015年啟動實施了“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包括九江石化在內的46家智能制造企業成為首批試點示范企業。石化行業如何提質增效,獲取可持續發展的競爭能力,通過智能化改造,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是一條很好的出路。 智能制造能夠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可以提升危化品的安全發展水平。同時,能夠促進協同創新,提升中國制造整體水平。九江石化在智能化改造過程中,國產裝備的比例達到了95%以上。智能裝備與流程工業的協同創新,將切實提升中國制造業的整體發展水平。
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總經濟師、股份公司副總裁雷典武表示,中國石化將全面落實國家“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促進大數據發展”等行動計劃,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在完善提升現有4家智能工廠試點的基礎上,打造智能工廠升級版并擴大試點示范范圍,同步推進智能油田、智能管網、智能物流、智能服務建設,推動生產方式、商業模式、服務模式的創新,建立集約化、一體化的經營管理新模式和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生產運營新模式,構建以客戶為中心、互聯網為載體的石化商業新業態。“十三五”期間,將按照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進“兩化”深度融合,加快建設智能石化。
九江石化總經理覃偉中表示,三年來,我們圍繞核心業務,與油品質量升級改造工程同步推進智能工廠試點建設,持續提升安全環保、經濟效益和綜合管理水平,努力實現傳統煉化企業的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盡管智能工廠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我們已經找到了方向,我們會繼續走下去。
2015年5月19日,國務院正式發布“中國制造2025”,智能制造是其主攻方向,要求加快推進制造業創新發展、提質增效,實現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
我國石化行業推行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勢在必行。經過近三十年的高速發展,我國石化行業在全球占據重要地位,煉油、乙烯能力均位居世界第二位,但是我國石化行業“大而不強、快而不優”的問題仍然突出。特別是經濟新常態下,石化行業面臨市場增速下降、行業產能過剩,以及安全、環保剛性約束加大等諸多嚴峻挑戰。基于此,我國石化行業推行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勢在必行。
智能工廠推動石化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變。石化流程型行業以石油為主要原料,以連續性生產為特征,生產油品及各類石化產品。其特點為:生產過程多原料輸入、多產品輸出,流程連接呈網狀結構,原料及產品市場價格變化快,生產工藝對設備可靠性要求高等等。目前,石化智能工廠在世界范圍內尚沒有明確統一的標準和定義。九江石化建設智能工廠取得的成效表明,傳統石化行業,完全可以通過信息技術與石化流程型行業的深度融合,推動石化行業從傳統制造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轉變,擺脫需求增速下降、行業產能過剩的困境,對加快我國石化流程型行業的結構調整、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下一步,九江石化將積極與國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管理咨詢公司、領先ICT廠商以及行業解決方案供應商等一同瞄準世界領先水平,規劃設計并啟動建設石化智能工廠升級版,借助全三維數字化煉廠、集中集成平臺和大數據技術等,建立各類預測及優化模型,分析、改造、優化業務流程,不斷提高各環節實時感知能力、機理分析能力、模型預測能力、優化協同能力,持續提升安全環保、經濟效益和綜合管理水平,打造國家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努力實現傳統煉化企業的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
中國石化智能工廠試點成效明顯。中國石化通過智能工廠建設,推動了企業生產方式、管控模式變革,提高了安全環保、節能減排、降本增效、綠色低碳水平,促進了勞動效率和生產效益提升。中國石化九江石化、鎮海煉化、燕山石化和茂名石化4家試點企業的先進控制投用率、生產數據自動數采率分別提升了10%、20%,均達到了90%以上,外排污染源自動監控率達到100%,建立了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的生產運營管理新模式,生產優化從局部優化、離線優化逐步提升為一體化優化、在線優化,勞動生產率提高10%以上,提質增效作用明顯,促進了集約型內涵式發展。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