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第二屆核能安全技術高峰論壇”在安徽合肥順利召開。此次論壇共有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和第三世界科學院的院士30余人參加。同時,此次論壇邀請了國家能源局、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環境保護部以及美國、歐盟、加拿大、日本、韓國等多國的100余家單位共300多名知名專家學者參加。
去年,習近平主席在出席第三屆核安全峰會時指出“加強核安全是一個持續過程。我們要堅持理性、協調、并進的核安全觀,把核安全進程納入健康持續發展軌道。”本次論壇圍繞著“核能安全”這一自然科學問題、“公眾認知”這一社會問題以及“可持續發展”這一經濟問題展開深入探討,共同謀劃我國核能科學、持續、包容性發展。
此次論壇由中國科學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發起,會議分為全體大會和專題會議兩部分,為期3天。在當天的全體大會中,來自海內外的9位專家就核安全文化踐行、核能技術研究、后福島時代的安全改進以及內陸核電與核電走出去等熱點問題進行討論。此外,參會嘉賓還參觀了強流中子源與輻射技術綜合實驗平臺、液態重金屬回路與材料技術綜合實驗平臺、核與輻射安全仿真綜合實驗平臺。在接下來的兩天專題會議中,與會專家還將對核能軟件自主化、先進核能系統等課題進行專題研討。
大會主席、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科技委主任潘自強院士在當天的會議總結中提出:“本屆‘核能安全技術高峰論壇’涉及面很廣,能源局、國防局、中科院、中核集團、國家核電等各方面的代表充分交流意見。同時,大會報告的學術性強,涵蓋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社會經濟學等方面,充分分析了核電站的業績指標、核電三代技術的發展、核電的環境效益等諸多問題。”(文/影 葛維維)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