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首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前沿論壇”在京舉辦。本屆論壇由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中國社科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共同主辦,論壇發布了最新研究成果《企業社會責任藍皮書(2015)》。
2006年被稱為“社會責任發展元年”,時至2015年已十年。在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發展十年之際,來自政府、企業的領導和專家在本次的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前沿論壇上,從責任十年回顧、“責任·本質”、“責任·海外”、“責任·傳播”等角度做了觀點分享。
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持續發展 增速放緩
1日舉行的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前言論壇第七年對外發布《企業社會責任藍皮書》(下稱“藍皮書”),持續對中國國企100強、民企100強、外企100強及電力行業、銀行業、互聯網行業等16個重點行業進行系統跟蹤研究,深入分析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發展的階段性特征。
藍皮書得出六點結論:一、2015年,中國企業300強社會責任發展指數為34.4分,同比提高1.5分,整體處于起步者階段。七年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持續增長,但增速有所下降;
二、近八成的企業得分低于60分,處于三星級及以下水平,近五成企業為一星級,仍在“旁觀”,7家企業得分為0,未披露任何社會責任信息;
三、在華外資企業社會責任指數存在較大差別,東亞地區(韓國、中國臺灣、日本)企業表現較好,其中韓企表現最好,達到68.2分,而歐美地區(美國、英國)企業表現相對較差,低于20分,僅為一星級水平;
四、責任管理指數和責任實踐指數持續增長,責任管理繼續領先于責任實踐,且兩者差距呈不斷擴大的趨勢;社會責任指數高于市場責任和環境責任指數;
五、國企和民企傾向于披露財務類數據,對供應鏈管理信息披露相對不足;而外資企業更加注重對社區關系和供應鏈管理方面的信息披露,對合規類和財務類信息披露相對不足;
六、十六個重點行業社會責任指數差距明顯,電力行業得分領先,達到了四星級,而零售行業、互聯網金融則表現相對較差,僅為一星級。
國內外企業積極參與 助力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全面發展
到場的100多位專家學者及政府、企業代表從責任十年回顧、“責任·本質”、“責任·海外”、“責任·傳播”等角度分享觀點。
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中資企業不斷加快海外投資力度,在業務運營中越加重視海外社會責任履行。論壇首次通過影像志的方式發布《中資企業海外社會責任》紀錄片,紀錄片以中國電力建設集團為調研對象,展示中國企業在海外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帶動地方經濟、就業。
為了更好的推動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發展,在本次會議上,論壇主辦方與中國石化、中國移動、阿里巴巴、蒙牛、中國三星、現代汽車等50余家優秀國內外社會責任企業共同發起“分享責任2025北京宣言”,通過搭建一個開放的企業社會責任的交流和互動平臺,宣言企業間分享、交流社會責任先進經驗和做法,體現各方智慧與創意,共同促進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的全面發展,助力“中國夢”。
此外,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中國社會科學院企業社會責任中心與中國石化共同啟動《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編寫指南(CASS-CSR3.0)》暨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評級在線網站建設,以為企業提供《指南3.0》在線信息服務,促使社會責任標準更加大眾化、開放化,更高效地傳播企業履責信息,增強利益相關方溝通與參與,推動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的發展。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