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網消息 (記者周蕊 通訊員崔正偉) “這項技術創新將回用水引入浮選、三泥單元,降低生水消耗,帶來了明顯效益。”9月23日,玉門煉化總廠水處理車間主任許培坤指著身邊的浮選池向記者介紹說。
在煉化總廠,這樣的創新成果比比皆是:利用干氣做制氫原料、實施瓦斯二次脫硫、同步電動機勵磁柜改造、改造機泵冷卻水,延長機械密封使用壽命等。9月上旬召開的煉化總廠首次職工創新成果交流會上,一批由基層車間員工立足崗位、獨具匠心在工藝優化、設備改造、節能減排、精管細控等多個方面總結、探索出的新技術和新成果成功發布。10項優秀技術創新成果、10項優秀合理化建議從數十項成果和建議中脫穎而出,受到了表彰獎勵。
煉化總廠處在扭虧增效攻堅和推進穩健發展的關鍵期,如何耕耘好“效益田”已成為重要課題,新形勢新挑戰給群眾性技術創新活動賦予了新要求新內涵。這個廠通過發揮勞模作用,積極引導和扶持技術創新項目,針對以往員工隊伍中存在的將創新創效理解為“是技術人員的事,與我關系不大”等舊認識,堅持把日常生產管理中的難題作為創新創效的重點,逐步引導員工樹立“創新人人可為、創效事事可做”的新理念,廣泛開展傳幫帶活動,推動個人創效向團隊創效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煉化總廠強化服務、統籌謀劃,深入實施技能等級考核機制及技能專家聘任制,打通了管理、技術、操作多層次員工職業發展通道,鼓勵全員立足崗位創新創效。工會組織抓好群眾性技術創新活動的各個環節,不斷融入新的元素,多角度衡量創新效果,使創新活動呈現亮點和新鮮感,增強職工自覺參與創新活動的熱情,由激勵全員到追求含金量,建立起從創新立項、資源配置到成果評價、實踐推廣等一整套規范的制度體系,通過簡化申請程序、優化流程管理、嚴把評審質量關,提升獲獎成果含金量。
在實際生產中,煉化總廠把技術創新項目的頂層設計與基層實踐很好地結合起來,通過積極引導和扶持,逐步把技術創新活動做大做強做優。這個廠通過設立技能專家和勞模創新創效工作室,創建了甘肅省勞動模范華玉林創新工作室、技能專家吳林工作室,使勞模和技能專家創新工作室成為一個團隊創效“孵化器”。圍繞煉化生產經營的重點、難點工作,勞模、技能專家創新工作室主動參與、全面創新,在優化操作、降本增效方面成為一支強大的引領力量。目前,勞模創新工作室構建了從技能專家、中層骨干到一線員工的“金字塔”形創新體系,而分布在每個崗位上的員工則是一個個創新“因子”。這個廠積極扶持基層申報的項目,使項目成功概率顯著提升,全員參與創新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技術創新由此邁上了更大的舞臺,增加了效益。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