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9月26日電 中美兩國于美國時間25日在華盛頓發表了中美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方承諾成為最大亮點,包括2017年啟動全國碳市場和為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注資200億元,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分析人士稱,聲明將有力推動巴黎氣候峰會取得實質性成果。
全國碳市場將涵蓋電力、鋼鐵、水泥等高耗能行業,同時將加大實施綠色電力調度,推動可再生能源和高效發電優先上網,業內人士認為這些舉措釋放出了明確和強烈的信號,將進一步增強市場對節能環保等相關“綠色投資”的信心。
世界資源研究所主席安德魯·斯蒂爾(Andrew Steer)稱,聲明再次顯示出中國在減排方面的誠意,“來自最高層的關于全國碳市場的承諾,向市場和投資者傳遞出中國向低碳經濟轉型的清晰信號?!?同時,他稱這份來自兩個大國的聯合聲明“為各國年底在巴黎達成一份有雄心的協議奠定了基石”。
同時,中方承諾將投入200億元人民幣(31億美元)建立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這與此前美國向綠色氣候基金承諾的30億美元相當。
年底的巴黎氣候峰會已經進入倒計時,在發達國家遲遲沒有兌現氣候資金承諾的關鍵時刻,分析人士指出,中國此時宣布資金承諾和支持尤為重要,并將積極影響在年底舉行的巴黎氣候談判的格局。
創綠中心研究院報告稱,借助南南氣候基金,中國或將撬動更多資本投向氣候友好的領域,也可以借此推動對外貿易和投資的轉型升級。
美國保爾森基金會主席亨利·保爾森(Henry Paulson)說:“中國的承諾顯示其通過改變國內政策和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的誠意。去年,兩國承諾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今天,尤其是中國,為之前的承諾增加了更多實質性內容?!?/font>
分析人士稱,聲明中關于限制公共資金對國內及國外高碳項目的投入,以及綠色調度推動可再生能源并網的舉措有望進一步撬動私營部門的資金,將有力推動中國向清潔能源轉型的進程。
自然資源保護協會高級顧問楊富強稱,中國在提高綠色能效方面已經走在了很多國家的前面,但目前棄風棄光的現象依然比較普遍,主要還是輸電能力不足,推動綠色調度有利于進一步提高新能源的消納能力。
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近日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稱,中國正在推進的電力體制改革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就是要實現清潔能源的無障礙消納。
2013年以來,國內的7個試點省市相繼啟動碳排放交易,根據發改委9月份發布的數據,試點以來,7個試點碳市場累計成交量約4200萬噸,累計成交金額約12.4億元。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