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502所與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反應堆工程設計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學院在京聯合成立空間核推進技術聯合實驗室,這是我國首個致力于空間核推進技術研究的聯合實驗室。
空間核推進研究起始于20世紀50年代,主要集中在美、俄兩國,已完成大量的地面驗證,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當前,國際宇航界普遍認為空間核推進技術將成為人類未來探尋宇宙的革命性手段,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和明顯的性能、成本優勢。
目前,我國已制定了核推進特別是核電源方面的技術發展規劃。502所是國內最早開展空間核推進系統研究工作的單位,并與五院總體部、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反應堆工程設計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國內相關領域單位形成了良好的戰略合作關系。
隨著建設的持續深入,聯合實驗室將把握住我國航天科技和核科技快速發展的大好機遇,逐步建立科學合理的運行體制和管理機制,充分發揮三家單位的優勢,大力發展空間核推進事業,真正實現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實現“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工程應用”的深度融合,發揮引領和示范作用。
聯合實驗室有關負責人介紹,聯合研究團隊將肩負起歷史使命,加快培育出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更好地滿足國家戰略需求,努力把該實驗室建成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聯合實驗室,為進一步提高我國先進空間推進技術水平和深空探測能力作出新的貢獻。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