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三大光伏行業協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聯名提交有關促進光伏行業發展的3個文件,建議將“十三五”光伏發展目標調整為2億千瓦,并進一步加大產業支持力度、強化政策激勵措施,為實現目標提供有利支撐。
“為實現2020年非化石能源目標,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須加強全局謀劃,‘十三五’期間由于核電、水電產能押后產生的缺口,由光伏、風電等處于蓬勃發展期的能源形式替補?!敝袊稍偕茉磳W會副理事長孟憲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我國光伏產業回暖態勢明顯并將持續,多數企業經營狀況得到較大改善,具備充足的供應能力以保障“十三五”光伏發電目標的落實。
上調后每年增速將為目前3倍
記者了解到,三大光伏行業協會此次聯名提交的3個文件分別為:《關于提高“十三五”光伏發電目標的建議》、《關于“十三五”期間支持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建議》和《光伏電站電費缺口情況及建議》。
其中,《關于提高“十三五”光伏發電目標的建議》中提出,將“十三五”規劃光伏裝機目標由之前1億千瓦上調為2億千瓦。該文件還指出,“十二五”已進入收官之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消費比重從2009年的8%左右提高至2014年的11.1%,歷時5年提升3.1個百 分點。為落實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的目標,非化石能源需突破“十二五”期間的增長速度,而核電和水電發展面臨的不確定性為實現目標增加了難度。
目前,我國光伏行業已提前半年完成“十二五”規劃提出的3500萬千瓦裝機目標。記者從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了解到,我國光伏發電市場規模還將繼續擴大。預計2015年光伏發電新增并網裝機容量將超過1500萬千瓦,拉動投資約1200億元。
據此推算,截至今年年底,我國累計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4300萬千瓦左右。如“十三五”裝機目標上調至2億千瓦,則今后5年平均每年新增規模需達到3200萬千瓦左右,是2014年全國新增并網光伏發電容量1060萬千瓦的3倍多。
“受政策引導和市場驅動影響,我國光伏產業規模持續擴大,行業發展總體趨好。與此同時,我國光伏企業集中度逐步提升,在政府引導、資本運作與企業推動下,企業兼并重組持續推進,進一步實現產業結構優化?!痹诿蠎椾瓶磥?,我國光伏產業能夠支撐“十三五”光伏發電目標。
最新統計顯示,我國光伏產業鏈各環節發展持續向好。一是受益于全球光伏應用市場特別是我國市場需求旺盛,光伏組件出貨量大幅增長。今年上半年光伏組件產量接近2000萬千瓦。二是多晶硅產量穩步增長。1~6月,多晶硅產量達7.4萬噸,同比增長15%。16家在產企業中,至少一半企業開工率達到100%,部分企業擴產新增產能也在逐漸釋放。三是骨干光伏企業贏利狀況向好,占國內光伏組件產量60%以上市場份額的骨干企業毛利率同比增長普遍達到兩位數。
總量目標應考慮補貼負擔
有利就有弊,順境和障礙總是裹挾在光伏發展中。在孟憲淦看來,如不進一步加大產業支持力度、強化政策激勵,光伏發電規劃目標完成起來有難度,并將進而對2020年及2030年非化石能源目標的實現帶來影響。
孟憲淦告訴記者,隨著光伏發電規模化發展,我國西北部分地區出現棄光限電現象,甘肅省棄光還比較嚴重。究其原因,包括光伏發電建設周期短、配套電網與光伏發電建設存在天然不匹配;近兩年經濟增長放緩,導致電力消納空間有限;電力市場未充分建立,難以調動常規電源的調峰積極性。
《關于“十三五”期間支持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建議》還提出,在可再生能源附加征收不能滿足補貼資金需求的情況下,光伏補貼拖欠現象十分嚴重。來自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統計,目前總的光伏補貼拖 欠額度已超過100億元。同時,現行可再生能源補貼申報程序過于繁瑣,導致資金調配周期過長,已嚴重影響光伏企業的技術創新、技術改造、技術升級、正常經營和經濟效益。
對此,該建議提出,加強可再生能源附加征收力度,簡化補貼發放程序,維持穩定電價水平;統籌光伏基地與電網通道建設規劃,包裝光伏并網和全額收購;針對光伏電站用地采取土地稅收優惠政策。
《光伏電站電費缺口情況及建議》則提議,將可再生能源基金發放由“以收定支”改為“以支定收”,提高可再生能源附加,落實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資金作用。
孟憲淦提醒,我國的可再生能源建設在提出總量目標的時候,還應考慮補貼的財政負擔。據其介紹,2015年光伏發電裝機目標完成的話,年發電量將超過400億千瓦時,補貼資金規模將近200億元。再加上風電補貼的部分,“十二五”末可再生能源1年的財政補貼就將達到1000億人民幣,而且連續20年。
此前國家能源局已提出,光伏發電到2020年在用戶側不再給于補貼,實現平價上網?!拔覀円欢ㄒJ識到,沒有市場競爭,就沒有發展。補貼是暫時的,可再生能源遲早需要‘獨立’去面向市場。光伏行業要加快提升質量和技術,逐步降低成本,同時探索形成符合市場的商業模式,最終可以不依賴扶持,與傳統能源平價競爭。”孟憲淦說。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