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低碳發展體系 |
中國石油2005年以來,加強了頂層設計,集中組織下游技術攻關。清潔油品生產、劣質重油加工、潤滑油、瀝青等特色煉油化工產品,合成樹脂、合成橡膠、裝置工程設計與優化技術,關鍵設備制造、防腐和長周期運行,過程優化,安全環保技術,節能節水, 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等方面形成一系列重大技術成果和重要突破,提升了公司煉化業務核心競爭力和自主創新能力。
記者從7月底8月初集團公司科技管理部召開的煉化安全環??萍?ldquo;十三五”規劃研討會獲悉,“十二五”期間,集團公司圍繞“安全應急、污染減排、低碳發展”三個方面生產需求,依托“安全環保關鍵技術研究與推廣”重大項目和“中國石油低碳關鍵技術研究”“煉化能量系統優化”等重大科技專項開展研究。“十二五”期間,中國石油共投入安全環??萍冀涃M1.95億元,開展31項專題研究,其中安全8項,環保23項。
中國石油開展的煉化過程工藝安全評估、裝置風險監控與防護、事故應急處置、煉化污水高效處理與回用、污泥資源化處理、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監控、催化裂化裝置再生煙氣脫硫脫硝以及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修復等8個重點技術方向研究,目前已完成16項關鍵技術攻關,形成6項配套技術成果,申報專利64項,申請軟件著作權10項,標準規范14件,發表論文129篇。此外,引導國內外行業標準制定,制定發展戰略與規劃,為主營業務發展爭取有利的外部條件。
新“兩法”讓生產更安全更清潔
煉化產業鏈長,高污染高風險;原料劣質化、重質化,裝置集約化、大型化比重增加,對行業特有裝置的污染減排提出更嚴峻的挑戰。
國家已將安全發展和清潔發展作為治國理念納入國民經濟規劃,監管和責任追究力度不斷加大。新“兩法”實施后,配套法規標準和監管技術工具不斷升級,企業合規成本和違規風險加大。
生產需求增長提升了企業風險。煉化企業生產大型化和連續化的需求增長,原料劣質化、重質化的趨勢加劇,這些因素促使煉化過程對工藝安全、設備安全和事故應急方面的要求不斷提高。煉化企業需要加強手段研發風險監控與防護,在提升本質安全環保水平上取得新進展;完善應急技術體系建設,在提高應對突發事件能力上取得新進步。
國家行政命令與市場機制政策雙管齊下,加速推進排放權交易。中國石油正對減排項目、碳資產、低碳技術進行綜合管理,研究調整業務發展模式,為低碳規劃部署提供技術支撐。
“科技興安”行動任重而道遠
風險監控與事故應急技術研發是保障煉化企業安全生產的重要環節。國家、集團公司已提出“科技興安”和創新驅動戰略,明確科技作為支撐企業安全和清潔發展的動力之一。
目前國外企業工藝安全評估、裝置安全檢測與風險評估和高危突發事件應急等方面技術相對成熟,應用力度較大,相關法規標準較為齊全,注重管理和技術兩個方面提高企業的安全生產水平。國內企業對安全技術研究起步較晚,主要處于工藝設備設計階段的安全及風險評估技術應用,事故誘導因素防范和應急技術得到一定的發展;不同工況下風險監測評估及預警技術薄弱。
未來發展趨勢,完成安全管理和事故應急為主的事故防控模式,向以發展風險定量評估、在線監控與預警響應、應急處置為一體化安全技術發展,提升事故防范技術水平方向發展。中國石油在工藝安全分析、儲罐腐蝕檢測和事故應急等多項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防雷防靜電系列化技術取得重大進展,不斷提升集團公司安全發展水平。其中工藝安全評估技術在工藝報警處置、安全儀表系統管理等方面推廣應用,為降低重點領域裝置安全風險提供強力支撐。
環保技術攻關方興未艾
煉油化工行業是傳統的高能耗、高污染行業,其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一直受到社會高度重視。國家密集出臺了新《環境保護法》、“氣十條”、“水十條”及石油煉制工業和石油化學工業污染排放新標準等法律法規,環保政策導向已由污染物總量控制轉為環境質量改善,對企業環保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十一五”及以前,煉化企業以末端達標處理技術為主,積極發展清潔生產;“十二五”單項技術升級、處理系統優化、發展新型高效技術及工藝;“十三五”及以后,將以末端與源頭相結合,實現整體系統升級為目標,發展資源綜合利用的成套技術體系。
目前國外重點發展低能耗處理技術和低碳綠色生產工藝,注重系統整體優化。國內重點發展點源污染治理技術,加速單項技術提效升級,推進系統優化技術的應用。
中國石油先后經歷了無害化處置、達標外排處理、工藝升級優化等發展階段,目前正向綠色低碳減量化及資源化的開發應用方向推進。
中國石油煉化污泥干化熱解處理技術獲得突破,先導性試驗工程已投運,燃料化爐窯混燒技術已完成可行性論證。催化煙氣脫硫技術已在煉化企業推廣20余套,有力支撐了中國石油二氧化硫減排達標要求。
煉化企業VOC(揮發性有機物)減排技術已試點成功,并通過鑒定,開發形成一套技術控制體系,為下一輪的煉化企業減排提供技術支撐。
制氫馳放氣回收利用技術先導性試驗裝置已建成,年捕集一氧化碳2.6萬噸,有效推動碳減排技術的發展。裝置區地下防滲評估及污染調查技術已趨成熟,海岸線石油污染生物固定修復技術進入現場放大試驗階段,石油污染土壤化學修復技術正開展攻關。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