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經濟新常態和低油價下的寒冬期,今年以來,中原油田堅持從細處控成本、從嚴處抓落實,一手做“減法”降本減費,一手做“加法”提效增收,1~6月挖潛增效超5億元,完成集團公司下達的年度挖潛增效目標進度。
該油田強化過緊日子思想,全力壓縮非生產性費用,將42個二級單位分散的1387輛車實行集中管理,自上而下全部取消相對固定用車,實行費用限額和臺班雙控制,實現了車輛和費用雙減半。通過狠抓相關制度措施落實,上半年中原油田7項非生產性費用同比減少15%。
東濮老區新增儲量不足,儲采長期失衡,已開發油田穩產基礎薄弱,技術集成配套難度大,開發效益逐漸變差。針對這些問題,該油田按照“先算后干,干后再算”思路,先后建立措施效益盈虧臨界點評價模型和單井邊際貢獻模型,完善地質、工藝、采油一體化技術分析決策機制,先后否決102井次達不到盈虧平衡點的油水井措施,減少低效、無效投入7000多萬元,關停邊際貢獻小于零的油水井235口,減少無效注水量183萬立方米,壓減無效液量56.5萬立方米,節約成本近9000萬元。
挖溝、鋪磚、苗木培育、污水處理、房屋修理等一些較為零散的工作,以往多是外包給系統外的施工單位完成,今年以來,油田收緊口子,先后清理外包隊伍18支,外包業務支出同比減少39%。
與此同時,中原油田分公司、中原石油勘探局各單位全面加大外闖市場力度。油氣主業充分發揮天然氣開采、集輸、處理、深化加工等技術優勢和人才優勢,打響“中原油氣技術服務”品牌,先后完成國內外合作項目15個,分流員工4400多人,累計創收兩億多元。勘探局供電、供水、通信等公用工程單位都通過承攬外部工作量實現大幅減虧目標,就連機關服務中心也對外開展餐飲服務、保安管理業務,從外部拿回了年收入6000多萬元的大單。上半年,油田上述單位外部市場簽訂合同額3.5億元,實現外部創收5687萬元。
整合盤活人力資源是提升全員勞動生產率的重要方面。春季植綠時節,綠化工不夠用,其他時候又富余,鍋爐工等其他季節性用工也存在這種問題。中原油田開展社區綠化與供熱運行兩支隊伍員工崗位的雙向輪換,有效挖掘人力資源潛力。油田搭建內部人才“三維”互動平臺,針對外闖市場單位較大的用工需求,以勞務輸出方式,選派業務骨干對口支援,實現人員統籌優化。今年以來,油田共壓縮管理、輔助及后勤服務人員800人,統籌配置2900人次,全部走上清理和減少外委騰出的崗位,提升了全員創收增效能力。
此外,油田油氣主業單位加快信息化建設,部分實現“數據自動錄取,視頻遠程監控”,大大提升工作效率。以前3個人一天的工作量,如今一個人10分鐘就能完成。經過信息化改造的采油管理區,在管理范圍成倍擴大的情況下,員工定員減少一半以上,故障處理效率比過去提高26%,勞動生產效率提高133%。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