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阿根廷60年的核能發展史,重水堆一直是其主力機型,而此次新核電項目意欲建設兩臺機組。除了一臺重水堆,另一臺壓水反應堆就將采用中國的“華龍一號”技術。“華龍一號”不同凡響的國際市場吸引力,中阿兩國領導人對核能合作的熱切推動,引發了國內業界對阿根廷核能發展狀況的廣泛關注。
“華龍一號”在我國福清廠址進行首堆工程建設之后,以及“華龍一號”國際市場前景看好的當下,阿根廷對中國的“華龍一號”如何評價?阿根廷國內對于從重水堆轉向壓水堆建設做了哪些準備?阿根廷大使如何看待中阿核能合作的長遠意義?包括大使本人對中國有著怎樣的感受?6月2日,記者走進阿根廷駐華大使館,對阿根廷大使Gustavo A. Martino進行了獨家專訪。
“華龍一號”落地阿根廷是舉國大事
記者:阿根廷對于中國核能發展狀況及“華龍一號”的創新成果如何評價?
Gustavo A. Martino:阿根廷非常尊重并且承認中國近幾年來在核能方面取得的研究進展和發展成就。我已經來中國四年了,我本人以及整個阿根廷國家對于中國的核能行業發展狀況均有所了解。例如中國現在有24座在建的反應堆以及27座運行中的核電機組,這些發展現狀都向阿根廷展示了中國在核能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并且,中國近年來大力發展核能,將其作為主要能源,也表明了中國對于清潔能源的利用以及發展清潔能源的態度和決心。
而對于阿根廷來說,“華龍一號”可以落地阿根廷是一件舉國大事。正是因為阿根廷政府對“華龍一號”技術先進性的認可,所以才與中國簽署了對阿根廷新反應堆的合作協議。阿根廷政府也相信,阿根廷這座新的核電站將會以高質量、遵循最高安全標準來進行建造。
我本人非常榮幸和其他幾位阿根廷代表一同受邀,于5月7日出席了“華龍一號”在福清的首堆示范工程開工儀式。福清5號機組廠址的完整性以及其開工建設的壯觀程度,讓我十分驚嘆。我同時還受中核集團邀請,參觀了福清其他幾座正在運行或建設中的反應堆,這幾座反應堆也同樣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參觀中國的核反應堆。
記者:阿根廷如何看待中阿核能方面的合作舉措?
Gustavo A. Martino:中國和阿根廷在核能方面的合作已經有了多年的歷史,兩國之間也簽署了多項關于核能發展的協議,因此,兩國之間都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彼此相信對方都是核能方面負責任的國家,在建造過程中均遵循著最高的安全標準。在2015年2月阿根廷總統克里斯汀娜來訪中國的時候,兩國就中國在阿根廷協助建造第四座、第五座反應堆一事也分別簽署了兩個協議。
當下中阿之間的關系也處于歷史最高峰。2014年7月,習總書記到訪阿根廷,不到半年的時間,阿根廷總統訪華,互訪期間,共簽下50份左右合作協議,涉及到經濟、商貿等諸多領域。兩國關系因此也繼續深化,形成戰略伙伴關系。由于兩國都是新興的經濟體,都是發展中國家,因此兩國有很多共同利益,彼此存在互補性。由于兩國總統的互訪,也促進兩國合作向更深領域發展,拓展到了一些高科技領域。兩國之間的關系拓展在核能方面也得到了體現。這些都鼓勵兩國之間進一步進行核能合作,并且提高核能源的開發以及在和平方面的利用。
我要再次強調一下,兩國之間核能合作屬于高科技的合作,關于兩國之間合作的可能性及其未來是無可限量的。
“核能會成為阿根廷的熱門關注”
記者:阿根廷國內為了雙方合作建設核電站做了哪些準備工作,目前推進情況如何?對于一直發展重水堆的阿根廷來說,新發展壓水堆是否意味著國內核能發展的相關環境和政策要做調整?比如核能法規、監管體系、公眾宣傳、人才培養等方面,要做哪些較大的調整工作?
Gustavo A. Martino:兩國在今年2月阿根廷總統訪華期間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中國核電和阿根廷對口機構——阿根廷核電公司目前在進行技術交流,并在準備下一步的合作進展計劃。雙方之間維持對話以及信息交流對合作進展十分重要。
“華龍一號”對于阿根廷是非常新的技術,因為此前阿根廷采用的機型全部是重水堆,而“華龍一號”采用的是壓水堆技術。但這一切對于阿根廷來說也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在前面也提到過,阿根廷有豐富并且高質量的人力資源,阿根廷也培養了新一代的技術人員以及工程師,這些高質量的人才不僅保證了阿根廷現有核電站的運行和維護,他們還隨時準備著面對新的項目,例如中阿合作的這個新反應堆的建造。
阿根廷一直有核能人才儲備,而這些高質量的人才資源促進了阿根廷這些年來的核能發展。多年來,阿根廷和其他國家都有核能合作或者有合作計劃。與中國核能相關方面的合作是最近幾年才開始的。這幾年的合作中,包括有技術交流,也有人才交流。例如技術人員與科研人員交叉學習交流,這也有助于兩國之間技術的相互了解以及技術人才之間的相互信任。
阿根廷也簽署了新的法令,用于新核電機組的建設,即26566號法令。通過這個新法令,阿根廷將新核電站的設計、建造和運行同國家利益相關聯,將有助于新核電站的建造。
在民眾方面,阿根廷舉國支持核能源的發展。對于阿根廷來說,整個核能的發展也是國家經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阿根廷人民十分支持中阿兩國的合作,對于堆型的轉變,阿根廷國內是接受并且支持的,同時也當做一種經驗的學習,這也是對中阿兩國戰略合作的一項支持。
記者:阿根廷國內后期是否有把壓水堆技術擴大的打算?
Gustavo A. Martino:由于26566號法令的通過,阿根廷政府之后還有新的核電項目建設計劃,對于阿根廷來說核能會成為熱門關注。
“我喜歡通過旅游了解中國”
記者:阿根廷有60多年的民用核能發展歷史,您如何看待阿根廷60年核能發展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其在發展核能方面取得的經驗?
Gustavo A. Martino:在近60多年的時間里,阿根廷在核工業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并成為拉美國家的佼佼者。這些進展,不僅僅局限于核能源的生產,還包括核醫學的發展以及核技術的應用。
在這60年中,阿根廷已經建成了3座核電站,并且均在運行中。此外,阿根廷還有兩座新反應堆的建造計劃,其中一座將采用坎杜堆型,另一座則將與我國合作、采用我國自主創新堆型“華龍一號”技術。
同時,阿根廷還有幾座研究堆,這些研究對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用于進行醫學方面的輻照研究。阿根廷還在自主設計研究1座第四代反應堆。
經過超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阿根廷不僅僅有自己的技術支撐來建設自己的核工業,并且有高質量和充足的人力資源,能夠保障其核能方面實現技術轉讓。
所以,阿根廷的反應堆建造工程不僅僅局限于國內,還在發達國家與其他發展中國家設計與建造反應堆,比如埃及、阿爾及利亞和澳大利亞等國。這三個國家的反應堆,我本人也都參觀過。所有的這些項目都遵循著國際最高的安全標準建造。
而阿根廷的所有與核相關的研究和生產,全部用于民用和平目的,這都是通過國際組織驗證的,也都是國際社會有目共睹的。
記者:大使您本人與中國有著怎樣的淵源?
Gustavo A. Martino:我來到中國擔任大使職務已經有四年時間,這也是我第一次在亞洲擔任外交官,之前我從未來過中國。對于我來說,來到中國也是十分難忘的經歷,因為能有機會了解這個有著幾千年文化和歷史的國家。
這些年中,我都會抽出時間去中國的其他地方旅行。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還有各種不同的少數民族。我喜歡北京,但是也喜歡通過旅游來了解中國的其他地方,進而更近距離地認識中國。在旅行過程中,我學習到了許多之前從來不知道的新東西。例如之前在阿根廷和朋友出去,會說去吃一次“中國菜”,都以為中國菜僅僅只有那一個菜系。在中國旅行時,才知道中國有很多不同的菜系,例如北京菜、川菜、粵菜等,種類繁多。
無論是在哪里,無論是在北京還是在旅行過程中,我總能感受到中國人民的熱情。并且,通過與中國朋友交往,我也讓中國朋友了解到阿根廷是怎樣的國家。中國人對于阿根廷的了解,之前大多僅僅限于足球,比如阿根廷球星馬拉多納、梅西,人們耳熟能詳。現在中國人對阿根廷的探戈舞十分有興趣。同時,中國人對阿根廷的產品也有了很多了解。阿根廷是出口和生產高質量的食品的國家,例如牛肉、大豆、紅酒、海鮮以及谷物等。
我非常開心可以代表阿根廷在北京居住,并且為兩國之間的友誼與發展做出努力。我一直覺得,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很重要的。阿根廷和中國在地理上是非常遙遠的兩個國家,兩國的文化和語言也非常不同。但我和中國人相聚、活動的時候,我感受到的是十足的親切感,因為我們的價值觀是非常相似的。我們都重視家人、友情,而兩個民族都十分勤勞、熱愛工作。對于我來說,非常榮幸能在中國生活,能和不同的人交換生活和工作的經歷。(楊金鳳 吳佳蔚)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