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網消息(特約記者李志強) “6月5日,高密度聚乙烯裝置轉產HD5502XA,8日,聚丙烯裝置開始轉產DY-W0723F。這兩個產品目前市場行情好、效益佳。”獨山子石化公司聚烯烴一聯合車間副主任劉功旺告訴記者:“化工市場像股市一樣,哪個效益好我們就產哪個。”
面對低油價帶來的壓力以及遠離內地市場等不利因素,獨山子石化以市場為導向,把脈行情,及時調整結構優化生產,研發厚利產品,整體效益位居中國石油大型煉化一體化企業首位。今年前5個月實現盈利1.39億元。
獨山子石化具備年1000萬噸原油加工能力、年122萬噸乙烯生產能力,涵蓋26大類600多種產品。在技術、科研、人才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但同時存在“船大難調頭”、遠離內地市場等不利因素。為此,公司通過分析研究市場行情,每周通報,并有針對性地提出營銷策略和建議。
“6月份航煤價格上調377元/噸左右;國內合成膠和SBS資源將明顯增加,預計后市價格下滑300元-600元/噸;甲苯調油比外銷好500元/噸;建議多組織外購乙烯原料,減少自產石腦油。”按照這樣到位的措施和建議,公司各相關單位、生產車間領導與員工心里更有底了,眼前更亮堂了,因此很快在實施產品結構調整,提升效益方面達成共識,形成合力。
實施乙烯原料輕質化是實現增效的一項重要戰略措施。為此,公司原油處在已經獲取疆內三大油田大部分份額的情況下,加大了進口哈薩克斯坦液化氣的工作力度,僅去年外購乙烯輕質化原料一項就增效上億元。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