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共和國長子的中國石化,一直以“建設成為人民滿意,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為企業愿景。夢想有多大,路就有多遠,借助《2014年社會責任報告》,中國石化將過去一年踐行企業使命、社會責任的歷程展示在社會大眾面前。
專注如一 致力能源化工
一面是資本市場上的諸多誘惑,一面是日益嚴峻的資源開發環境,中國石化始終牢記共和國長子的責任,堅持主營業務、深耕能源化工領域。面對資源總量有限、原油品質不斷變差、作業條件日益惡劣、開采成本不斷攀升等一系列挑戰,中國石化迎難而上,攻克一個個難關,努力尋找和開發資源,為人們的美好生活加油。
作為一體化能源化工公司,中國石化的業務范圍不僅立足當下、涵蓋傳統石油化工領域如油氣開發、石油化工等,而且著眼未來,致力地熱、生物燃料等清潔新能源的開發,并通過完善科研、倉儲服務,提升業務的支撐能力。
報告披露,多元化能源供應、優化能源結構已經成為中國石化發展的目標。在過去的一年里,中國石化完成許多新能源領域里的第一次:發現首個大型頁巖氣田——涪陵氣田,建成首個地熱能+太陽能光伏發電示范項目,成為首個擁有生物航煤自主研發生產技術的企業等等。中國石化在新能源領域的探索不僅僅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和科技意義,更對保證國家能源安全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與此同時,提升貿易物流能力、科研支撐能力成為中國石化鞏固既有業務、優化效率的一大法寶。報告披露,中國石化通過建設30萬噸級原油碼頭、海外籌建租用原油儲罐等方式,有效地保證了原油倉儲能力及物流暢通。在科研創新方面,中國石化2014年境內外專利申請量達5888件,比上年增長15%;獲得授權專利3722件,比上年增長27%。如今的中國石化,在全產業鏈各個環節都擁有一大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核心技術和專有技術。
攜手共贏 帶動產業發展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中國石化并沒有封閉在產業鏈閉環中,而是以更開放的心態攜手合作伙伴,全方位地為客戶創造價值,打造可持續的產業鏈,共同推進產業的繁榮發展。
中國石化不僅是社會責任的實踐者,而且積極成為社會責任的傳播者,帶動合作伙伴共同履行社會責任。
以供應商管理為例,中國石化通過不斷細化供應商的健康安全環境管理評價內容,促使供應商提高環境保護水平和能力。在中國石化的供應商中,已有2898家通過ISO14000環境體系認證,比例達23.4%。
此外,中國石化積極加強與設備制造企業、科研機構,以及同行企業的交流與合作,為合作伙伴提供發展平臺,不斷促進產業的繁榮、綠色、創新發展。中國石化通過與黑龍江省進行綠色食品采購合作,黑龍江特色商品銷售額達1.4億元。通過與順豐速遞的合作,雙方聯手實現便利店網絡同物流網絡的互相連接,創造出全新的加油站業務模式。
在2014年中,中國石化率先啟動銷售業務重組引資改革,在便利店、汽服、O2O、金融等多個領域與多家企業開展合作,初步展現良好前景。外部資本的引入、與投資者的深度合作,不僅改善了公司的整體資產結構,更重要的是引入先進的理念,實現多產業鏈服務的提升。
深耕海外 成就國際一流
隨著海外業務的不斷發展,中國石化承擔的海外社會責任更加多元化,努力成為一家國際一流的能源化工公司。
報告披露,通過持續加大資本投入,中國石化在油氣勘探開發領域取得良好業績。截至2014年底,公司累計擁有境外勘探開發項目51個,分布于27個國家,遍布非洲、南美、中東、亞太、俄羅斯-中亞、北美六大油氣區。2014年境內原油產量4378萬噸,海外權益油產量3432萬噸,境內生產天然氣202億立方米,海外權益氣產量80億立方米,海外權益油氣產量已占中國石化權益油氣量的近半壁江山。同時,中國石化積極關注當地教育、醫療、社區發展等民生問題,組織各類員工志愿者團隊開展公益活動,積極投入慈善行動,用愛心回饋當地民眾。
在工程領域,中國石化在37個國家共有470個海外石油工程技術合同,在5個國家有19個海外煉化項目正在執行。在美國《化學周刊》2014年度全球油氣相關行業工程建設公司排名中,中國石化煉化工程公司位列前三。
海外倉儲業務和國際貿易方面,中國石化在阿聯酋、印度尼西亞和荷蘭有3個合資倉儲項目,國際貿易總額2014年完成原油第三方貿易量1.2億噸,成品油出口1160萬噸,比上年增長362萬噸,增長幅度達到45.3%。
從基礎工程服務走向高端和綜合服務,中國石化業務已經遍布全球。從屹立的井架到綠色環保的現代煉化裝置,再到綿延萬里的輸油管道,這正是中國石化全球服務的見證。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