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道工序要為下一道工序負責,下一道工序為上一道工序把關。我們在施工中要把好每一個環節的質量關,打造放心工程、優質工程。”6月29日,吐哈油田質量安全環保處負責人說。
吐哈油田地跨新疆哈密、吐魯番兩個行政區,主要油氣生產區域位于沙漠戈壁荒灘,生態環境脆弱。要實現油田長遠發展,必須堅持以綠為底色,走出一條污染少、效益好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堅持綠色開發 呵護生態環境
夏季,從吐哈火車站向南望去,郁郁蔥蔥的農田樹木、湛藍的天空和橘紅色的抽油機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能源與環境、人與自然和諧共融的生態美景。
吐哈油田溫西南采油工區近百口油水井就分布在這里的鄯善七克臺鄉,一些輸油管線還穿過村莊。為防止油氣生產對周邊農田造成污染,吐哈油田同地方政府相互協作,對管道沿線、井站等施工地段進行生態環境影響情況評估,制定最佳設計方案。
只要是施工項目,油田都要求所有施工隊伍必須預先制定環境保護預防措施,施工中做到無污染、無破壞。同時,油田為每一口油水井安裝防護欄,實行單井責任制,強化油水井日常管理,有效保護當地生態地貌和農業生產基礎設施。
5月15日,在吐哈溫米油田集輸管網穿越坎兒井時,溫米采油廠工作人員對集輸管網進行了詳細檢查。凡是經過明渠、坎兒井的管線,他們對每一個部位都要詳加勘測,加裝護管,開挖斜坡和擋油墻,用牢固的防護墻保護坎兒井。
因特殊的地理環境,油田部分井網與當地的坎兒井縱橫交錯。油田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對周邊油水管線穿越坎兒井的區域進行必要的修繕和維護工作,保證油氣管網安全暢通,坎兒井清水長流。
施工合法合規 環保風險受控
依據新《環境保護法》,吐哈油田從建章立制入手,將油田各類生產、生活區域的生態環境保護納入考核體系,明確了20項過程性指標,把環保業績指標納入全年HSE業績考核范疇,層層簽訂責任狀,并強化監督運行,拉起一道環保警戒線。
為保證責任落實到位,吐哈油田專門組織人員開展項目環保合規檢查,逐一摸排2008年以來的建設項目情況,對有問題的建設項目,下發限期整改通知書,徹底整改,確保項目合法合規。
吐哈油田加強與地方環保部門的溝通協調,明確油田勘探開發區域敏感區與非敏感區的劃分,開展環境敏感區施工作業、危險廢物處置、放射源管理的監督檢查,要求油田施工區域地貌恢復率達到90%以上。
在鉆井、井下作業、基建施工環保管理上,吐哈油田全面推行污水、固體廢棄物排放通知單制度。吐哈油田為拉運油田生產施工廢液、廢渣的車輛安裝車載GPS監控終端,實施車輛備案及打鉛封制度,實現污染物定點排放;修訂《環境保護管理規定》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規定》,強化施工過程環境監管和污染物排放管理,廢水、廢氣、固體廢物全部實現規范處置。
采用先進技術 提升環保水平
6月28日,吐哈油田丘陵污水處理裝置擴建工程正在進行站內外工藝安裝。此項工程不久將建成投運。工程建成后,這里又多了一片生態濕地。
為實現廢棄物減量化、資源化和再利用,吐哈油田配套完善環保設施,推廣先進的工藝技術,從安全、環保、節能、效益的角度統籌建設環保治理項目。目前,已有6個項目建成投運,提升了污染物處理能力和含油污泥資源化達標處理水平。
在新建項目中,吐哈油田堅持同步配套建設污水處理裝置,從源頭上控制和減少污染物排放量,讓新開發油區從投產之初就可有效處理工業廢水,實現工業廢水資源化。新建成的南山廢液處理生態工程和三塘湖廢液資源化利用工程,采取“生態+生化”處理技術,解決了井下作業壓裂液、酸化液回收利用問題,既保護了環境,又做到廢水廢液的資源化利用。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