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 黃振華)5月6日,歡喜嶺采油廠趙奇峰帶領工作室團隊制作的“采油工操作視頻教程”獲油田職工技術創新成果一等獎。
近年來,遼河油田工會積極搭建平臺,把能工巧匠組織起來,做好扶持、引導和規范工作,努力實現集群發展。經過努力,遼河油田形成了覆蓋各行業、各板塊的職工創新體系,營造了企業領導重視、工會強力推動、職工熱情參與的良好氛圍。
2014年至今,遼河油田工會認真落實創新驅動發展要求,充分發揮勞動模范、技能專家和職工在企業改革創新中的主力軍作用,先后命名了束濱霞等43個勞模、專家、職工技術創新工作室。
在這43個技術創新工作室的帶動下,遼河油田“創客”效應凸顯。一年來,遼河油田獲國家專利57項,完成創新成果308個,創效近億元。
為促進創新工作深入開展,遼河油田工會制定了《關于創建職工創新工作室的實施意見》《關于設立職工技術創新專項資金的通知》,明確經費來源和渠道。曙光工程技術處先后投入60余萬元,為7個工作室配備各類設備100余臺套、專業書籍500余冊,建立了現代化辦公、操作試驗間及教育培訓室有機結合的工作場所。
勞模、專家、職工技術創新工作室給企業帶來創新活力。鹿元首勞模創新工作室是遼河油田工會首批命名的創新工作室。這個工作室以“解決現場問題,創新管理方法”為宗旨,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題,創出小伙房燃氣安全控制裝置、液位壓力遠程監控裝置等成果,廣泛應用于生產現場,有力地促進了一線生產。成立至今,鹿元首勞模創新工作室創經濟效益500多萬元。
同時,勞模、專家、職工技術創新工作室在油田人才培養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李桂庫技術創新工作室帶出高徒200多人,有的走上領導崗位,有的成為技術骨干。在中國石油職業技能比賽中,李桂庫帶過的徒弟有4人獲得金牌、7人獲得銀牌、3人獲得銅牌。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