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東方物探長慶探區新一年的勘探生產啟動在即,從今年年初開始,東方物探汽車維修高級技師、技能專家楊新勇就開始帶領他的技術團隊精心維修保養設備,準備工作一直在緊張有序進行中。
成立近4年的楊新勇創新工作室,是東方物探首批掛牌成立并通過驗收的創新工作室。帶頭人楊新勇從事汽車修理工作24年,具有豐富的汽車修理經驗,其他12名成員均為長慶物探處鉆運中心的技術骨干,其中東方物探技能專家2人、高級技師1人、技師9人,是一支勇于創新、年富力強的設備維修隊伍。
楊新勇帶領他的團隊緊密結合生產實際,針對生產和工作中的難題,積極開展技術革新、技術改造、技術攻關、自主創新等活動,著力為勘探生產破解難題、降本增效。
這個創新工作室成立以來,先后完成空氣排放閥、車用大功率柴油機油水分離器改造、ZF變速箱的國產化替代、三翼刮刀鉆頭的升級改造、電控單體泵測試儀制作5個技改項目,為企業節約成本近百萬元。
其中,車用大功率柴油機油水分離器改造批量制造應用于地震勘探鉆井生產;三翼刮刀鉆頭升級項目解決了長慶探區野外生產中存在的難題;對鉆機6K-195、6K-310型號液壓馬達故障進行修復技術攻關,使單個馬達維修成本不足300元,節約資金7萬多元。
為解決道依茲BF6M1013系列發動機因故障導致發動機啟動困難、誤判更換單體泵的問題,這個創新工作室經過反復試驗,研制設計了單體泵試驗臺,從而避免了故障判斷的盲目性,提高了維修工作效率,節約了材料成本,填補了國內該技術領域的空白。
近兩年,這個創新工作室承擔的黃土層無水鉆井麻花鉆桿的改造、四輪鉆井架、泥漿泵傳動改造,沙袋捫井法及汽車故障救援機等項目相繼完成,多項革新成果在生產中被廣泛應用,提高鉆井效率達20%以上,產生直接經濟效益200多萬元。其中單體泵試驗臺的研制、空氣排放閥兩項成果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其創新成果在生產一線推廣應用后,節約維修費用50萬元以上。
除了技能提升,培育技能人才也是工作室的重要任務,楊新勇帶頭將自己的技能本領傳授給他人,每年平均授課200課時,培訓學員1400人次。同時,在開展“技師育高徒”活動中,創新工作室人人帶徒弟,通過傳授知識、技能絕招,培育帶動了一批崗位能手迅速成長為獨當一面的高技能人才。
每名成員將技能探索與知識學習相結合,全面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和創新水平。楊新勇堅持科技理論學習,認真總結自己在設備維修實踐中的經驗得失,利用業余時間撰寫了《用氣壓檢測法排除油路故障的方法》《柴油機難啟動故障的排除》等18篇專業論文,其中,《擺線式液壓馬達性能下降的修復方法》被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和《工程機械與維修》雜志社評為中國工程機械年度優秀論文,這些論文對指導提升創新工作室總體水平有著重要作用。在楊新勇的帶動下,創新工作室興起人人學習理論、鉆研技術的熱潮,目前已有5人自學拿到了大專學歷。
幾年來,楊新勇創新工作室共完成創新成果40項,2人參加了東方物探3個崗位培訓教材的編寫工作;團隊成員在各級刊物發表專業論文28篇。楊新勇本人先后榮獲寧夏回族自治區“創全區優質產品、優質服務能手”“建設西部大慶勞動競賽標兵”和第三屆河北省“能工巧匠”榮譽稱號。今年3月,楊新勇創新工作室獲得了河北省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記者 譚曄 通訊員 楊少康 王玉梅)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