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理事長張華祝在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年會上表示,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預計年內將有6~8臺機組開工建設,有8臺核電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將成為投入商業運行核電機組最多的一年,成為核電重啟的關鍵之年。
據介紹,目前我國大陸投入商業運行的核電機組23臺,總裝機容量2138.6萬千瓦。至2014年底,核電總裝機容量2030.6萬千瓦,占全國電力總裝機容量的1.49%;累計發電量1305.8億千瓦時,占全國總發電量的2.39%,比2013年增加了18.89%。
今年4月15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核準建設“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技術示范機組。要求通過實施示范工程,形成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裝備與核心技術,為核電裝備走出去開展第三方合作創造有利條件。此前, 遼寧紅沿河5、6號機組獲準建設,其中5號機組已于3月29日開工。目前我國在建核電機組26臺,裝機容量2850萬千瓦,在建規模繼續保持世界第一。核能科技創新取得新突破,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大型先進壓水堆和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研發和示范工程建設進展良好;由中核集團與中廣核集團聯合研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華龍一號”落地福建福清和廣西防城港。
張華祝說,核能協會按照國家能源局關于“研究論證內陸核電建設”的要求,完成《內陸核電建設中幾個重要問題的再研究》,4月24日,協會將召開研究成果發布會,努力促進“十三五”期間啟動內陸核電建設項目。
張華祝在報告中指出,2030年前,是我國核電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未來10年我國核電必須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才能保證《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關于核電發展目標的實現;在項目推進上,AP1000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需要盡快解決首臺機組建設中遇到的問題,重啟沿海地區新的核電項目建設的要求需要抓緊落實,內陸核電建設需要加快研究論證,只有這樣才能為“十三五”期間核電穩步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