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轉暖,各地旅游業也開始升溫。旅游季,也是帶動加油站油品和非油擴銷上量的好時機。本期話題就此連線。
連線案例之一:
“油”游融合,量效齊升
4月20日,來自重慶的張女士第一次到張掖旅游。旅游車在梁家墩加油站加油時,她發現加油站懸掛的47寸彩色電視機正播放張掖的旅游宣傳片,站內花園一側還豎立一塊大的宣傳欄,上面詳細地介紹了張掖的旅游景點、行車線路及住宿賓館,便利店里也有許多當地的特產出售。
“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加油站,這里像是一個張掖旅游景點的展示區,梁家墩加油站簡直就是了解張掖的一扇窗。”張女士臨走時說,“中國石油的加油站真有創意,下次來張掖我還來這里。”
為充分利用當地旅游資源提高加油站零售量,梁家墩加油站組織員工學習旅游知識,練習講解,為進站顧客提供旅游咨詢,鼓勵員工擔任游客的義務宣講員。加油站制作了旅游宣傳冊,發放旅游地圖,極大地方便了顧客。他們還制作旅游文化宣傳欄,標明旅游景區位置、行車路線和住宿賓館等,為首次來張掖旅游的顧客提供選擇參考。針對旅游熱,這個站便利店專門設立土特產專柜,吸引顧客眼球,非油品銷售如芝麻開花節節高。
案例啟示:梁家墩加油站與當地主推的旅游產業完美融合,把加油站做成了這座城市旅游宣傳的一張名片,成為游客咨詢中轉休息的一個服務點。這種深入運用旅游資源,深度融合當地旅游產業的做法,成就了張掖分公司首座兩萬噸加油站。 (甘肅銷售 竇 全)
連線案例之二:
一站一策,打好特色牌
臨沂銷售第9加油站位于高速路入口,每年來臨沂進行紅色文化旅游的顧客絡繹不絕。這個站為提高非油收入,在加油站專門增設了沂蒙特產店,將臨沂的煎餅、蒙山全蝎、手工布鞋等特產上架銷售,受到前來加油的外地游客廣泛歡迎,帶動了非油銷售收入的提高。
臨沂銷售第7加油站距國家4A級景區沂水地下大峽谷不遠。這個站每年在旅游季都會提前和景區管委會聯系,準備宣傳單向游客介紹“加滿油門票享優惠”促銷活動。此外,這個站針對旅游大巴上乘客多,出入不方便的實際,對非油商品提籃銷售。形式多樣的營銷活動,讓加油站賺足了人氣。
案例啟示:旅游升溫,銷售也得“熱起來”。加油站要打好旅游牌,就一定要根據自己的位置特點,實施一站一策的靈活銷售策略,多在特色上做文章,這樣才能吸引顧客眼球,才能實現旅游季節的擴銷上量。(山東臨沂銷售分公司 王 彬)
連線案例之三:
“不用排隊”游客最愛
遼寧銷售本溪分公司小堡加油站是高速公路出入口通向本溪水洞和關門山的第一站。每逢小長假,“快進快出”都會讓這個站油品銷量攀升一大截。引導員在進站口專職分流,鼓勵顧客自助加油;“自由人”全天候疏導、指路、答問,協助顧客自助加油、調節顧客間矛盾、處理加油站突發事件;彩旗拉線分隔排隊車輛;垃圾箱3米一個;衛生間、便民箱、熱水供應站、洗手池的紅色提示牌成為“活”指引。一系列小措施只為車輛不扎堆,進得來、出得快。
案例啟示:出游加油就怕等,進站先決條件只一條——不用排隊。在這種車多不愁賣、就怕進不來的情況下,想辦法提高車輛進出站速度,不把缺油車“逼”走就是為了增量。(遼寧銷售本溪分公司 沈 琦)
連線建議:
優化店面提升顧客消費體驗
如何抓住旅游旺季提升非油銷售量,一方面要從加強加油站自身形象宣傳、正確引導顧客消費和營造消費氛圍入手,在站內擺放或懸掛醒目的宣傳海報和條幅等宣傳品,吸引顧客眼球。另一方面要在便利店商品擺放上下功夫,將有地方品牌、特色、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商品靠前陳列,甚至擺上加油島。既方便顧客加油時購買,也使加油站打造出地方特色品牌,給旅游顧客帶來一種新的購物體驗和嘗試,激發旅游顧客的購物熱情、消費新鮮感和進站親切感。(黑龍江銷售牡丹江分公司 高 榮)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