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 張云普)“劉麗螺桿泵井多功能電纜護管”“張術龍流體界面儀”“段福海注水閘門”……4月22日,記者從大慶油田工會了解到,為鼓勵全員創新創效,大慶油田首次以員工名字命名85項創新成果。
“以職工名字命名發明創造,不僅提高了技術工人的責任感、榮譽感,更能激發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大慶油田工會工作人員孫久榮說。
大慶油田將依靠職工、凝聚職工與激發職工勞動熱情和創造活力相結合,把創新引領與引領創新相結合,注重弘揚職工的首創精神,深化全員創新實踐,營造出人人肩負創新責任、人人承擔創新任務、人人成為創新主體的濃厚氛圍。為了讓革新明星響起來、香起來、亮起來,大慶油田工會近年來開展“勞模工作室”“職工創新大講堂”“赤腳醫生進基層”等一系列活動,讓有能力的技術工人“露臉”,更好地激發他們創新的積極性。
據了解,此次命名的85項創新成果,都是油田一線職工在生產過程中,通過摸索、實踐、總結而琢磨出來的,具有獨創性、先進性、經濟性和普及性,凝結著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實踐經驗,有的還獲得了國家專利。以“福冬扳手”為例,大慶采油四廠趙福冬歷經兩年時間,研制出“抽油機快速調平衡工具”,俗稱“扳手”。這個被職工親切地稱為能夠四兩撥千斤的“寶貝”,每次可調整1200公斤的抽油機平衡塊,操作簡單,省時、省力,一個人10分鐘內可完成一塊平衡塊的調整,兩人15分鐘內就能完成整個調平衡操作,深受職工歡迎。這些創新成果應用到生產中,解決了生產難題,節省了成本費用,為企業增加了效益。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