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貫徹落實集團公司黨組加快天然氣發展的決策部署,3月28日至30日,中國石化股份公司在成都組織召開了四川盆地及周緣天然氣勘探突破推進會。
會議全面總結了中國石化“十二五”期間在四川盆地及周緣勘探取得的新成果、新進展和新認識,深入剖析了四川盆地及周緣的天然氣勘探潛力,進一步理清了勘探思路,明確了突破方向和目標。
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焦方正,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化總地質師馬永生,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石化副總地質師金之鈞,中國石化顧問蔡希源,以及集團公司油田勘探開發事業部、勘探分公司、西南油氣分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江漢油田分公司、華東分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物探研究院和中國地質大學、成都理工大學、西南石油大學等單位的有關領導和專家參加了會議。
會上,針對四川盆地及周緣天然氣勘探,與會單位提交并發表了15個研究報告,參會領導專家提出了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會議認為,“十二五”以來,在普光氣田勘探發現的帶動下,四川盆地天然氣勘探取得積極進展,發現了國內首個超深層生物礁大氣田元壩氣田和國內首個大型商業性頁巖氣田涪陵氣田,與此同時,川西龍門山前帶在雷口坡組取得重大發現,川東南丁山地區取得深層頁巖氣勘探新發現,涪陵、元壩、建南等地區陸相頁巖氣勘探取得重要進展,不整合面勘探取得新進展,下組合勘探打開新局面,陸相大面積巖性氣藏評價勘探扎實推進,整體呈現出海相、陸相、常規、非常規多領域、多層系、大發展的格局,是目前最現實的天然氣增儲上產地區。
與會專家通過深入分析研究后提出,不整合巖溶領域、海相碳酸鹽巖礁灘相領域、致密碎屑巖領域、山前推覆構造帶領域、頁巖氣是四川盆地及周緣今后一個時期的重點勘探對象。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