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了“千里油龍貫江蘇”宏偉目標,每年400余萬噸成品油將源源不斷地輸往蘇北、蘇中,沿線數千萬人口從中受益;可24小時全天候收發油品,有效保障市場供應;預計全年可減少京杭運河蘇北段8000航次五百噸級的船舶運輸,大大減輕京杭運河航道壓力;油品運輸損耗較水路運輸低1個千分點,預計每年將減少成品油損耗4000噸。
3月24日,由中國石化投資23.5億元、歷時2年多建成的江蘇蘇北成品油管道各項設備實施指標運行良好,全線正式投入運行,成為江蘇省成品油物流的一個里程碑,實現了江蘇除沿海3地市外其他10地市成品油管道全覆蓋,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江蘇現代化成品油管輸體系全面建立,實現了“千里油龍貫江蘇”的宏偉目標,形成北連魯皖管線、南接蘇南管線,內通金陵、揚子,外接上海石化、齊魯石化將中國石化四大煉廠成品油資源連接起來的大格局。
江蘇成品油管線一次建成規模最大。江蘇成品油管道(蘇北)工程由管道工程和配套油庫工程組成,全長618千米,管線年設計總輸量545萬噸,包括揚子—泰州、揚子—新沂兩條干線和淮安—鹽城支線。配套油庫總庫容共計約45萬立方米,包括南京玉帶油庫等4座改擴建油庫和泰州溱湖油庫等3座新建油庫。其中,南京玉帶油庫庫容 23萬立方米,是江蘇省最大的成品油管道周轉庫,除連通蘇北管道外,還通過穿江管道連接蘇南成品油管道,且具備雙向輸送功能,是整個江蘇成品油管道最關鍵的節點。
2008年以來,中國石化已投資40多億元,在江蘇推進成品油管道建設,管線全長約1100公里。蘇南成品油管道已于2011年建成投油,蘇北成品油管道建設歷時2年,2015年3月20日干線投油,項目總投資23.5億元。
千里油龍貫通江蘇全省,保障成品油市場供應。江蘇成品油管網全面建成后,蘇北成品油管道通過過江管道與蘇南成品油管道連接,內通金陵石化和揚子石化,外接上海石化、齊魯石化,直接將沿江、沿海煉油廠優質的成品油資源輸送至省內,有力保障江蘇成品油供應。每年400余萬噸成品油將通過這綠色能源大動脈源源不斷地輸往蘇北、蘇中,油庫打開閥門就能下載到油品,方式就像使用自來水。沿線南京、揚州、泰州、天長、淮安、宿遷、徐州等地市、84個鄉鎮,數千家企業、數千萬人口將從中受益。
成品油管輸具有及時、可靠、安全和環保等特點。蘇北成品油管道作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重點工程,在有效解決傳統運輸方式運力不足、成本高、效率低、受制于天氣、不利于環保等瓶頸問題的同時,可24小時全天候收發油品,有效保障市場供應,同時還將優化交通運輸結構,改變車拉船運傳統方式,極大解決資源運輸瓶頸,預計全年可減少京杭運河蘇北段8000航次五百噸級的船舶運輸,大大減輕京杭運河航道壓力。管輸噸油運費較水運可節約15元左右,全年節約運費6000萬元。管道的全封閉運行使油品運輸損耗較水路運輸低1個千分點,預計每年將減少成品油損耗4000噸,可供4000輛家庭轎車使用1年。管道庫油氣回收裝置的運行減少油氣排放,有利于進一步降低環境污染,改善江蘇能源供應環境,真正實現發展綠色能源,為江蘇省碧水藍天計劃做出有力貢獻。
管道工藝新,實現集中控制、安全生產、節能降耗。蘇北成品油管道全線采用密閉順序輸送工藝,管道防腐采用先進的陰極保護系統,具有“安全健康、清潔環保、科技領先”的特點,在南京和上海管道調度中心均可實現對管道每一道閥門的實時控制,管輸過程中的任何泄漏和壓力變化數據均能及時自動傳遞到管道調度中心。所有配套庫均配備油氣回收系統、污水處理系統、液位儀等裝置,并通過中控室實現了油庫發貨、存儲、計量全自動化,一旦出現發貨溢油、打孔盜油等事件,系統將立即啟動自動安全連鎖保護。
蘇北管道施工難度大,“五大控制” 確保工程順利建成。蘇北管道途經地區河流縱橫、湖塘密布、道路交錯,工程跨度長、覆蓋面廣、社情復雜,共計穿越河(航)道約127條,穿越鐵路4處,穿越各等級公路410余處以及99戶房屋需避讓等。每一個施工難點,管道建設者都在保障安全、環保的基礎上,精心設計方案,不斷優化論證施工方案,采取定向鉆等先進施工技術予以保障。通過實施“安全、質量、進度、合同、投資”等“五大”控制,促進管道建設平穩、有序推進。至工程結束,蘇北管道全線共485條定向鉆、頂管85個無一發生質量安全問題。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