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公布2014年年度業績
(中國北京,2014年3月22日)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石化」或「公司」)(香港交易所股票代碼:386;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600028;紐約股票交易所存托股份代碼:SNP)今日公布截至2014年12月31日止年度業績。
業績摘要:
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公司實現營業額及其他經營收入人民幣28,259.14億元,同比下降1.9%,主要歸因于石油、石化產品價格下跌; 實現經營收益人民幣734.87億元,同比下降24.1%。本公司股東應占利潤為464.66億元,同比降低29.7%。基本每股收益為人民幣0.398元。
按照中國企業會計準則,公司合并營業收入人民幣28,259.14億元,同比下降1.9%。公司實現營業利潤人民幣654.81億元,同比下降32.1%。歸屬于本公司股東凈利潤為人民幣474.30億元,同比下降29.4%。基本每股收益為人民幣0.406元。
公司董事會建議派發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幣0.11元,加上中期已派發股息每股0.09元,全年股息每股人民幣0.20元。公司派息率進一步增加,2014年股息分派率超50%, 全年共分派股息238億元。
經營重點:
2014年,世界經濟復蘇乏力,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7.4%。國際原油價格上半年高位震蕩,下半年大幅下挫,第四季度出現“斷崖式”下跌;下半年中國成品油價格連降11次。本公司加強宏觀形勢和市場走勢的研判,主動應對國際原油價格劇烈變化,加強結構調整,強化精細管理和成本管理,總體保持了生產經營平穩運行。
上游業務油氣產量穩定增長,其中境內原油產量保持穩定, 海外原油產量大幅增長;涪陵頁巖氣田一期產能建設高效推進;天然氣產量和經營總量均明顯提升;油氣單位完全成本增幅得到有效控制;
煉油業務原油加工和成品油生產穩健增長,以市場為導向優化產品結構,增產市場需求旺盛的油品和高附加值產品,汽油(特別是高標號汽油)和航空煤油產量大幅增長,柴汽比進一步下降;公司加快推進成品油質量升級;著力優化資源配置,加強庫存管理及控制成本;
營銷及分銷業務重組改革進展順利,為進一步體制與機制改革、探索多種經營模式和實現創新發展奠定了基礎;公司針對競爭激烈的成油品市場調整營銷策略和優化銷售結構,經營總量上升;以服務為導向的非油品業務同比增長顯著;
化工業務積極應對嚴峻的市場形勢和持續低迷的產品價格,優化原料結構,降低原料成本;推進產品結構調整,提高高附加值產品比例,加大新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力度;優化生產裝置運行,合理安排裝置負荷,對不能達到邊際成本的化工裝置實施關停措施。
中國石化董事長傅成玉先生表示:“2014年在嚴峻的市場環境下,中國石化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實現了安全穩定生產,有效控制了各板塊成本,大力調整和優化業務與產品結構,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公司全面履行社會責任,關注氣候變化,踐行綠色低碳發展,致力于推動并實現企業、股東和社會的共贏發展。2015年,在中國經濟新常態和國際低油價的疊加影響下,公司經營環境依然十分嚴峻。中國石化將把握機遇、應對挑戰,堅持集約式內涵發展,以創新驅動為核心戰略,努力向科學型和服務型公司轉化,逐步實現產業結構從‘石油+化工’向‘能源+材料’的轉變。”
分部業績分析
勘探及開發業務
2014年,本公司以管理和技術創新為動力,落實高效勘探開發各項部署,取得了一批新發現和商業發現,涪陵新增頁巖氣儲量1,067.5億方,標志著我國首個大型頁巖氣田的誕生,全年新增油氣經濟可采儲量431百萬桶。原油開發方面,突出開發效益,優化新區儲量動用,精細老區開發,不斷提高采收率;天然氣開發方面,加快推進重點產能建設工程,強化普光等老氣田管理,合理調整營銷策略,擴大經營總量,提高經濟效益;頁巖氣開發方面,涪陵一期50億立方米產能建設高效推進,投產井日產水平均超設計方案,形成大發展的良好局面。全年油氣當量產量為480.22百萬桶,同比增長8.4%;其中境內原油產量保持穩定,海外原油產量大幅增長,年底部分海外上游資產完成交割;生產天然氣7,164億立方英尺,同比增長8.5%。油氣單位完全成本增幅得到有效控制。
2014年,勘探及開發業務經營收入為人民幣2,276億元,同比降低6.0%,主要歸因于原油價格同比降低;經營收益為人民幣471億元,同比降低14.1%。
勘探和開發生產情況:
原油和天然氣儲量情況:
煉油業務
2014年,本公司繼續以市場為導向優化調整產品結構,增產適銷對路和高附加值產品,汽油(特別是高標號汽油)和航空煤油產量大幅增長,柴汽比進一步下降。加快推進成品油質量升級,部分地區汽、柴油達到國V標準;優化資源配置,合理安排加工油種,加強庫存管理,大力控制成本;發揮專業化傳統優勢,潤滑油、液化氣、瀝青等產品盈利能力進一步增強,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全年加工原油2.35億噸,同比增長1.5%;生產成品油1.46億噸,同比增長4.2%。
煉油業務經營收入為人民幣12,731億元,同比降低2.9%, 主要歸因于產品價格下降。 2014年下半年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使得公司需要消化高成本庫存,煉油毛利被大幅壓縮。煉油業務錄得經營虧損人民幣20億元。
煉油生產情況:
營銷及分銷業務
2014年,公司啟動了銷售業務改革重組。引入社會和民營資本,與25家投資者簽署了增資協議,為進一步改革銷售板塊體制、機制,實現創新發展奠定了基礎。目前,約1050億元股本融資已按計劃實現。
2014年,成品油市場需求增速放緩,特別是柴油需求低迷,本公司靈活調整營銷策略,不斷優化銷售結構,加大高標號汽油和航煤銷售力度,做大經營總量;發揮網絡和品牌優勢,全力提升加油站綜合服務水平,擴大零售規模;積極發展非油品業務,在全國上線加油卡網上營業廳,推廣自助終端應用及設備,改善客戶體驗,努力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非油品營業額171億元,同比增長28 %。全年成品油總經銷量1.89億噸,同比增長5.1%,其中境內成品油總經銷量1.71億噸,同比增長3.4%,零售量同比增長3.6%。
營銷及分銷業務經營收入為人民幣14,766億元,同比降低1.7%。其中,汽油銷售收入為人民幣5,352億元,同比增長5.8 %;柴油銷售收入為人民幣6,864億元,同比降低3.1%;煤油銷售收入為人民幣1,247億元,同比增長0.8%。由于公司消化高成本庫存,營銷及分銷業務經營收益同比降低16.2%,為人民幣294億元。
營銷及分銷營運情況:
化工業務
2014年,面對嚴峻的化工市場形勢和產品價格持續低迷的局面,本公司優化原料結構,加大輕質原料比例,降低原料成本;推進產品結構調整,加大新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力度,其中化工聚烯烴新產品與專用料比例達到54.7%,高附加值橡膠比例達到17.4%,合成纖維差別化率達到76.7%;優化生產裝置運行,合理安排裝置負荷,對不能達到邊際成本的化工裝置實施關停措施。全年乙烯產量1,070萬噸,同比增長7.2%。堅持低庫存運作,實施差別化營銷策略,全年化工產品經營總量6,079萬噸,同比增長4.4%,實現了全產全銷。
化工業務經營收入為人民幣4,275億元,同比降低2.3%,主要歸因于化工產品價格下跌。該業務經營虧損為人民幣22億元。化工業務在第三季度實現了扭虧為盈。
化工主要產品產量:
科技開發
2014,本公司積極發揮科技的支撐引領作用,不斷加大科技攻關力度,取得明顯成效。在上游方面,頁巖氣“井工廠”技術試驗成功,施工效率顯著提高;形成了海上油井安全控制技術系列,支撐了海上油田安全高效生產。在煉油方面,逆流連續重整、高芳烴含量催化柴油加氫轉化、柴油超深度加氫脫硫等技術實現工業轉化。在化工方面,合成氣制乙二醇示范裝置成功運行,煤化工技術取得新突破;超仿棉等示范裝置一次開車成功;抗菌聚丙烯、低溫包裝用聚丙烯等新產品開發成功。全年申請國內外專利4,968件,獲得國內外專利授權3,011件;獲中國專利金獎1項、優秀獎5項;獲國家科學技術獎項12項,其中一等獎4項、二等獎8項。
健康、安全、環境
2014年,本公司大力實施綠色低碳發展戰略,全面開展“碧水藍天”環保專項行動,正式啟動“能效倍增”計劃,持續推進碳資產管理,進一步發揮節能減排降碳一體化管理優勢,能源環保工作成效持續提升。與去年相比,全年萬元產值綜合能耗下降0.6%;工業取水量下降1.1%;外排廢水COD量減少2.5%;氨氮排放量減少4.2%;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8.1%;氮氧化物排放量減少3.9%;危險化學品和“三廢”妥善處置率達到100%。
2014年,本公司完善了安全生產責任制和事故問責制度;開展了安全專項檢查,集中進行了隱患排查治理;加強突發事件應急能力建設和安全信息化建設;規范勞動防護,保障員工健康。其他詳細信息參見公司可持續發展進展報告。
資本支出
2014年本公司優化項目和投資,全年資本支出人民幣1,546.40億元,比年初計劃壓縮4.2%。勘探及開發板塊資本支出人民幣801.96億元,主要用于濟陽坳陷、四川盆地、塔河油田、鄂爾多斯盆地等區域油氣勘探開發工程,山東、廣西LNG及油氣長輸管道以及海外項目建設等,新建原油生產能力436萬噸/年,新建天然氣生產能力59億立方米/年;煉油板塊資本支出人民幣279.57億元,主要用于石家莊、揚子、塔河、九江等煉油改造和汽柴油質量升級項目建設,新增煉油綜合加工能力950萬噸,以及收購延布煉油項目37.5%股權;營銷及分銷板塊資本支出人民幣269.89億元,主要用于加油(氣)站發展和改造,成品油管道及油庫建設,全年發展加油(氣)站556座;化工板塊資本支出人民幣158.50億元,主要用于寧東煤化工、齊魯丙烯腈等項目建設,新增乙烯生產能力19萬噸/年、合成樹脂生產能力60萬噸/年;總部及其他資本支出人民幣36.48億元,主要用于科研裝置及信息化項目建設。
業務展望
2015年,世界經濟將延續緩慢復蘇態勢,全年國際油價將繼續維持疲弱;第一季度公司原油實現價格受此影響將繼續下滑,持續消化高成本庫存影響,預計第一季度凈利潤將處于盈虧平衡點附近。
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將進入新常態;國內成品油市場需求將保持穩定增長,成品油質量升級穩步推進,國內主要化工產品需求將穩步增長。
公司將繼續圍繞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這一中心,堅持深化改革、轉型發展、從嚴管理,更加注重結構調整,更加注重資源優化,更加注重創新驅動,強化風險管控,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勘探及開發板塊:面對低油價形勢,本公司將堅持儲量、產量、投資、成本、效益相統一的原則,優化勘探部署,降低開發成本,提高油氣商品率。勘探方面,以油氣商業發現為中心,突出新區新領域勘探,圍繞重點油氣增儲區,提高勘探成功率。開發方面,依據油價波動彈性決策項目和產量安排,深化老區精細開發,推廣大幅提高采收率技術;大力推進頁巖氣開發,實現頁巖氣開發快速發展,加快推進天然氣重點產能建設工程,加強已開發氣田精細管理。全年計劃境內生產原油300百萬桶,境外48百萬桶;計劃生產天然氣8,863億立方英尺。
煉油板塊:優化原油采購和資源配置,降低原油采購成本;充分發揮規模優勢,控制單位成本;積極推進成品油質量升級,為市場供應清潔油品;加強產銷銜接,調整產品結構和生產負荷,增產適銷對路和高附加值產品;發揮專業化經營優勢,完善銷售網絡,優化潤滑油、液化氣、瀝青等產品經營。全年計劃加工原油2.43億噸,生產成品油1.52億噸。
銷售板塊:積極探索新體制新機制,加快從油品銷售商向綜合服務商轉變。本公司針對供需形勢的新變化,加強市場分析研判,努力實現效益最大化;堅持低庫存運作,降低風險;優化銷售結構,擴大零售規模和單站銷量;加快成品油管道布局建設,完善營銷網絡;實施差異化營銷,加強個性化服務,提高客戶忠誠度;推進非油品專業化、市場化發展,提高經營規模和效益。全年計劃境內成品油經銷量1.73億噸。
化工板塊:進一步優化原料結構,降低原料成本;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密切產銷研結合,積極生產適銷對路的高附加值產品,加大新產品的研發、生產和推廣力度;優化生產裝置運行,根據產業鏈邊際效益合理安排裝置負荷;充分發揮市場網絡優勢,提升化工產品營銷水平。全年計劃生產乙烯1,090萬噸。
科技開發:本公司將積極踐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攻關頁巖油氣勘探開發技術,提升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及提高采收率技術,推動上游增儲上產。強化生物質燃料、重質油加工、清潔油品生產等技術攻關,推動油品質量升級。加快催化新材料、高性能合成材料、精細化工產品等技術開發,推動產品結構調整。加強節能環保、綠色低碳等技術研發與應用,保護生態環境。持續開展前瞻性、基礎性研究,提高原始創新能力,支撐和引領公司轉型發展。
資本支出:2015年本公司將根據市場變化持續加大項目和投資的優化力度。計劃資本支出人民幣1,359億元,其中,油田板塊資本支出人民幣682億元,積極推進涪陵頁巖氣項目建設,同時安排勝利、四川、塔河、準噶爾、鄂爾多斯等區域油氣勘探開發工程,廣西、天津LNG及天然氣管道項目以及海外項目;煉油板塊資本支出人民幣240億元,重點做好齊魯、九江煉油改造,汽油吸附脫硫、柴油加氫等油品質量升級項目建設;營銷及分銷板塊資本支出人民幣226億元,重點安排加油(氣)站挖潛改造,推進成品油管網建設,優化油庫布局,完善加氣站、非油品等業務設施,提升綜合服務功能,積極推進新興業務發展;化工板塊資本支出人民幣151億元,重點做好金陵環氧丙烷及液化氣綜合利用項目、海南芳烴項目建設;總部及其他資本支出人民幣60億元,主要用于科研裝置及信息化項目建設。
附錄
主要財務數據和指標
按中國企業會計準則編制的財務數據和指標
主要財務指標
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編制的財務數據和指標
下表列示了所示報表期間各事業部抵銷事業部間銷售前的經營收入、經營費用和經營收益及2014年較2013年的變化率。
公司簡介:
中國石化是中國最大的一體化能源化工公司之一,主要從事石油與天然氣勘探開采、管道運輸、銷售;石油煉制、石油化工、煤化工、化纖、化肥及其它化工生產與產品銷售、儲運;石油、天然氣、石油產品、石油化工及其它化工產品和其它商品、技術的進出口、代理進出口業務;技術、信息的研究、開發、應用。
中國石化以「為美好生活加油」為企業使命,以「人本、責任、誠信、精細、創新、共贏」為企業核心價值觀,執行資源戰略、市場戰略、一體化戰略、國際化戰略、差異化戰略、以及綠色低碳戰略,努力實現「建設成為人民滿意、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企業愿景。
前瞻性陳述免責聲明:
本新聞稿包括“前瞻性陳述”。除歷史事實陳述外,所有本公司預計或期待未來可能或即將發生的業務活動、事件或發展動態的陳述(包括但不限于預測、目標、儲量及其他預估及經營計畫)都屬于前瞻性陳述。受諸多可變因素的影響,未來的實際結果或發展趨勢可能會與這些前瞻性陳述出現重大差異。這些可變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價格波動、實際需求、匯率變動、勘探開發結果、儲量評估、市場份額、工業競爭、環境風險、法律、財政和監管變化、國際經濟和金融市場條件、政治風險、項目延期、項目審批、成本估算及其它非本公司可控制的風險和因素。本公司并聲明,本公司今后沒有義務或責任對今日做出的任何前瞻性陳述進行更新。
投資者熱線: 媒體熱線:
北京
電話:(86 10) 5996 0028 電話: (86 10) 5996 0028
傳真:(86 10) 5996 0386 傳真: (86 10) 5996 0386
電子郵箱:ir@sinopec.com 電子郵箱:ir@sinopec.com
香港
電話:(852) 2824 2638 電話: (852) 3512 5000
傳真:(852) 2824 3669 傳真: (852) 2259 9008
電子郵箱:ir@sinopechk.com 電子郵箱:sinopec@brunswickgroup.com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