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油產業迎契機 促進泵閥等相關裝備發展
作者: 2014年07月17日 來源:全球調節閥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副院長陳亞飛認為,國家發改委收回審批權時曾明確指出“煤制石油替代產品的發展要待試點示范項目取得成功之后,才能逐步展開”。
在日前召開的首屆中國。內蒙古(包頭)國際清潔煤化工博覽會上,中國煤制油首席科學家李永旺說,未來10-15年,隨著石油國際需求增長,煤制油產業將迎來巨大的發展契機。李永旺表示,據有關國際機構統計表明,2013年9月,我國日進口原油量630萬桶。我國石油需求每年約為5億噸,對外依存度達到近六成,未來5年預計石油消費增長3%-4%,包括電力、天然氣、石油等構成能源消費總量將不可避免地進一步增長。
李永旺表示,當前中國煤制油產業發展迅猛,通過第一階段千萬噸產業建設,形成了一個具有競爭性的良性產業,擁有從煤氣化到合成以及產品加工生產優質產品的成套技術。目前中國已擁有76項煤制油發明專利,未來中國在煤制油領域技術輸出的優勢明顯。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副院長陳亞飛認為,國家發改委收回審批權時曾明確指出“煤制石油替代產品的發展要待試點示范項目取得成功之后,才能逐步展開”。現在,隨著煤價的下滑和技術路線的打通,煤制油項目已經可以帶著可觀的利潤,所以逐漸有序開展新項目,也是順理成章之舉。
隨著煤價的下降,每噸用煤成本已經比今年年初下降了200元左右,目前伊泰生產一噸油品平均可獲凈利潤800元。“如果煤制油成本維持在6300元/噸左右,布倫特油價在77美元/桶以上,煤制油項目就有利可圖。”
而隨著煤制油項目的展開,也進一步地促進了煤制油技術和裝備的發展。煤制油包頭煤化工分公司自去年7月份就著手在6臺原低壓煤漿泵旁加裝6臺國產離心泵。經過近半年的設備焊接安裝、線路連接和調試準備,該組新設備的6#低壓煤漿泵于1月4日率先成功進入試運行階段,剩余5臺設備計劃于隨后逐步開啟。氣化裝置制漿框架新增的六號低壓煤漿泵成功試運行,標志著分公司氣化裝置低壓煤漿泵設備國產化已進入實踐階段。
而神華鄂爾多斯改進煤制油煤液化裝置減壓閥內構件結構形式和尺寸,不斷總結激光熔覆、熔焊等經驗,閥芯、閥座及閥門襯套選擇最佳的WC硬化處理技術。同時從工藝上摸索出了閥門從在線備用到預熱切換的最佳操作方法,從而使LV2401C減壓閥從2012年4月3日投入運行至今,已經連續使用了2000小時,標志著制約煤液化長周期運行瓶頸問題的SchuF減壓閥國產化技術攻關取得了重大突破。
全球調節閥網(http://www.baozhuang6.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調節閥網!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