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1日訊 今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總經理劉烈宏做客“對話新國企引領新常態”兩會訪談節目。劉烈宏表示,中國電子產業始終在走出去的過程中,目前,需要思考的是怎樣把中國電子行業的走出去和國家戰略緊密結合起來。今后,要走出去就必須有國際化的視野和國際化的思維。
談到中國制造業以及近期民眾熱議的“馬桶蓋現象”,劉烈宏表示,智能的馬桶蓋已成為熱詞,可以折射出我們工業發展,包括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一些特征。過去,我國電子產品的生產研發相對集中在一些大家熟知的產品,形成一種規模經濟,我們對新興的消費產品和市場關注不夠,導致消費者產生消費溢出的現象,到國外去采購。
談到中國電子產業的現狀,劉烈宏認為,中國電子產業始終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根據世界的變化和產業競爭的狀態,以及國際貿易的特點,不斷的調整和升級策略。目前,我們需要思考的是怎樣結合“一帶一路”。中國電子產品需要走出去,一方面,在當地制造、生產,滿足當地的需求,即走出去的方式就是本地化生產。另一方面,提升出口的層次。從某種意義來講,系統的出口是當前電子信息電子產業走出去一個重大的轉型升級。
回顧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在開拓拉美市場取得的成功,劉烈宏認為有以下幾點因素:第一、外交搭橋。中國強大的外交使得拉美的國家和中國的經貿往來更加密切,不僅是在傳統的工業產品,也包括在電子信息產品。第二、金融鋪路,國家非常重視金融企業,包括進出口行、國家開發銀行等支持中國的實體企業走出去。第三、行業唱戲。走出去的過程中,必須要有比較的優勢。
劉烈宏提出,中國企業要走出去,必須有國際化的視野和國際化的思維,經營管理上有兩點,第一,既堅持所謂中國的特色,同時又要按照國際化、現代化的企業來管理。第二,在文化方面,主張跨文化的合作和交流。值得注意的是,最近電子行業又遇到一個新的挑戰,就是網絡安全,因此也要把網絡安全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戰略。(中國經濟網記者根據文字實錄整理)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