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12日電(記者 周圍圍)11日上午,全國人大代表、新興際華集團董事長劉明忠做客由國資委宣傳局、國資委新聞中心共同主辦的“對話新國企·引領新常態”系列訪談,與CCTV證券資訊頻道執行總編輯鈕文新同場對話,暢談科技創新如何引領企業發展新常態。劉明忠在訪談中表示,創新不僅僅是產品創新、技術創新,還包括商業模式、組織架構的創新以及金融創新、協同創新,“要在這些創新上共同推進,這樣企業才能有強大的活力”。
國企發展靠什么?
訪談從近年來國企飽受非議的困境談起,面對國企究竟是依靠市場還是依靠政府發展起來的疑問,劉明忠回顧企業發展歷程答道:“新興際華的產業包括三個部分:一個部分是鑄造和冶金,第二部分是服裝和鞋帽,第三部分是裝備制造。這三個部分讓新興際華銷售收入從2005年的167億,現在超過了2000億。從這個數字上看,肯定是通過市場的作用企業發展起來的。政府哪一個部門,不能每年進行這么大的采購。尤其是新興鑄管,通過市場10年的時間從規模上世界進入了世界前三,20年的時間走到世界第一。技術水平上也在領先水平,在前三位。日本的久保田,法國的圣戈班,中國的新興鑄管。”
轉型升級靠什么?
談及轉型升級,劉明忠表示,轉型升級,不是把傳統產業調整淘汰掉,而是傳統產業升級,就是總理政府工作報告里頭提出的“雙引擎”,一個是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一個是創新驅動。對于傳統產業,要怎么消滅中低端,怎么向中高端過渡,這需要研究一個課題,就是設計研發和營銷服務兩頭大。在技術創新方面,劉明忠表示,創新不僅僅是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商業模式的創新,組織架構的創新,金融創新,還有協同創新,要在這些創新上共同推進,這樣企業才能有強大的活力。在品牌建設方面,新興際華集團提出來要進入品牌500強。劉明忠表示,品牌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一方面你的銷售收入在國際上有10億美元,這個我覺得是毋庸置疑的。第二方面,要在發達國家有營銷網絡。第三個條件是你的財務報表是有據可查的,良性的。大體上是這三個方面,就是你在世界上要占主流。
所有制不是評價企業好壞的標準
談及如何評價一個企業的好與壞?劉明忠認為,一個企業的好壞,不是所有制的問題,是你體制機制的問題,體制形成了,關鍵在機制。中央企業這十年發展這么快,逐步在完善體制。如果體制機制做好了,不管是什么所有制的企業都能搞。2005年,國務院國資委在新興際華推行了董事會治理結構試點,在這個試點基礎上首先解決了內部人控制的問題,外部董事大于內部董事,一票否決制。外部董事只要有一票不同意這個議案就不通過,必須緩決。在經濟形勢發生了變化、環境發生了變化,要主動的廢,要敢于否定自己,這是一次革命。形成董事會治理制度,就是科學發揚民主。外部董事既是決策上的專家,又是經營上的老師,還是溝通中的橋梁。同時,不斷完善機制,不僅是管理人員,而且研發人員、銷售人員,真正實現三項制度的改革,能上能下、能增能減、能進能出。
金融和實業兩條腿同步進行
鈕文新在提問中指出,中國的金融業現在越來越浮躁,投資行為越來越短期化,而這些短期化的過程是不適合實體經濟發展的,是不適合資本形成的。劉明忠認為,一個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創新驅動,不是說哪一條腿缺了都行,實際上兩條腿都要同步的進行。希望通過產業基金銀行就要關注產業的好壞,從而真正的促進轉方式、調結構。“現在有一本很好的書叫《21世紀資本論》就適用于產業怎么融合的問題,金融界也有信心、實業界也有信心,我們才能真正落實到總理提出的‘雙引擎’的問題。”劉明忠認為,今后金融界要研究實體,實體界也要研究金融,這樣實體與金融才能緊密的結合,才能成為一個系統工程,才能夠真正實現雙中高的目標和實現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