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來自中石油、中石化及國內幾大科研院所的10名專家齊聚揚州,參加由中國工業機械聯合會和國家能源局等單位聯合組織的“油氣管道關鍵設備國產化”鑒定會。
專家們對揚州恒春電子生產的“電動執行機構”進行了認真的分析鑒定,最后一致得出鑒定結果:“達到國外先進水平,建議推廣使用。”
結果一出,恒春電子的員工們長舒了一口氣。因為這意味著,他們10年的努力終于結出碩果。這還意味著,該公司產品打破了國外企業長期的壟斷,將來有望大規模應用到“西氣東輸”等大型工程中。
1
“閥門控制系統”通過鑒定
揚州產品打破國外產品壟斷
電動執行機構,一個很生僻的專業名詞,一般人很難明白它究竟是什么。揚州恒春電子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王德云解釋,電動執行機構是控制管道閥門閉合的關鍵設備,通俗來講,可理解為管道的“閥門控制系統”,廣泛應用在油氣運輸等領域。
就是這樣一個“閥門控制系統”,在油氣運輸行業,卻長期被英國、美國等少數企業壟斷著。尤其是英國rotork,一直是國內油氣行業使用最多的品牌。王德云告訴記者,國內企業之所以長期沒能造出“閥門控制系統”,難點在于它對質量以及安全的穩定性要求非常高。“它的開關關系著天然氣、石油的輸送量,若質量不過關極易出事,可能造成過壓爆炸等事故,或者是造成大量的經濟損失。”由于關系到生命安全,所以開發“閥門控制系統”在業內是一件慎之又慎的事,國內一般企業都不敢嘗試。
不過,揚州恒春電子卻第一個吃了這個“螃蟹”,并且最終取得了“油氣管道關鍵設備國產化”的鑒定。這意味著,國外產品長期壟斷“閥門控制系統”的局面將被打破,越來越多的地方,將會用上揚州產的“閥門控制系統”。
2
“力氣”相當于300輛超級跑車
已在西氣東輸工程中應用
在昨天的鑒定會上,專家組認為,恒春電子生產的“閥門控制系統”,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據了解,恒春電子原本是一家做電子產品的企業,在做智能控制系統方面,有著先天的優勢,而揚州機械產業又是傳統優勢產業,所以兩者結合,為恒春電子研發這套“閥門控制系統”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而這套系統最大的亮點,則是力矩的超大。
“我們的力矩是30萬牛/米,而一輛頂級的跑車功率是900牛/米,粗略算下來,‘閥門控制系統’的‘力氣’相當于300輛跑車爆發出來的能量。”王德云說,這么大的“力氣”,如果要用人工去開啟、關閉,不僅程序繁瑣,而且也耗時。
而業內也普遍認為,隨著西氣東輸工程的推進,以及中俄天然氣合作的推進,這套用于油氣傳輸的“閥門控制系統”,將來市場前景將會非常巨大。“西氣東輸從新疆到上海,長度能達到四五千公里,有些管道是在荒無人煙的沙漠上,不可能每一段都由人工去開啟、關閉閥門。”王德云說,尤其在管道出現故障后,需要關閉某一段的閥門時,智能裝置就顯得尤為重要。將來這些管段可能每隔一段距離就要安裝一個,以便發生故障時,能夠及時關閉閥門,切斷氣源。
據了解,目前,該產品幾套設備已在西氣東輸儀征段進行了試用,幾年下來,沒有出現任何問題。可以預見的是,此次鑒定會后,將會有更多的產品用于西氣東輸工程。
3
迎難而上“十年磨一劍”
揚州老牌企業華麗轉身
很多老揚州人可能會知道,恒春電子成立于1994年,可以算得上是一家老牌的揚州本土企業了。
有人可能心有疑惑,油氣管道的關鍵設備,怎么會由一家電子公司生產出來?故事還要從10年前說起。
10年前,揚州恒春電子有限公司還是一家從事公用電話機生產、公用電話計費系統研發的通訊行業的電子公司,可以說與石油行業無絲毫關聯。
“2003年、2004年那時候,隨著手機的普及,公用電話已經開始走下坡路。”公司的一位負責人回憶起當時的場景,感慨萬千:“手機越來越普及,用公用電話的人越來越少了。”他說,眼看公司難以為繼,老板蔣成玉決定帶領大家踏上轉型之路。
然而,轉型無疑是艱難的,許多人擔心閥門這一產品市場容量很小,一個電廠最多只有幾十萬、上百萬的業務,油氣系統又很難進入,況且,在這個行業,恒春電子完全是個“門外漢”,想要“跨行業轉型”,談何容易?
然而,恒春電子選擇了迎難而上,在經歷了一次次的試驗,一次次的改進后,終于在市場站穩了腳跟,并且最終“亮劍”,通過了國家級的“油氣管道關鍵設備國產化”鑒定,成為國內同類產品的“龍頭”,為企業發展又打開了一個新的局面。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