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記者從多位核電權威人士處獲悉,今年2月17日,遼寧紅沿河核電站5、6號機組正式在國務院辦公廳會議上獲得核準開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最后圈批通過。這標志著國家核電正式重啟,這是繼2012年12月田灣核電二期工程之后,時隔兩年多,中國政府重新核準核電新項目開工建設。一位接近國家發改委的人士向記者預計,繼遼寧紅沿河核電站5、6號機組之后,福建福清5、6號機組也將在近期獲批開工,按照進度,一年內將有6到8臺機組開工。
據北京銀聯信發布的《中國電力行業研究月度報告2015年2月刊》顯示,2014年中國核電行業經歷了一些深刻變化和重大事件,中國核電裝機有望在2016年超過韓國位居世界第四。
上述報告預計,在2015年、2016年,我國將先后有14臺機組投運,到2016年,整個核電裝機容量將超過3400萬千瓦,發電量將超過風電,成為繼火電、水電之后的第三大電源;在全球核電裝機排名表上,我國也將超過韓國(2070萬千瓦)、俄羅斯(2300萬千瓦)成為世界第四;2020年以前將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三。
2014年,中國高層頻頻釋放出對核電的高度關注,并作出了一系列批示強調核電的安全發展以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華龍一號”在福建福清和廣西防城港的落地,打破了AP1000一統天下的局面,具有重要的歷史性意義。
截至2014年12月,隨著5臺核電機組的陸續投運,中國共投運22臺核電機組,總裝機2010萬千瓦,發電量1280億千瓦時,占全國總裝機容量2%。
我國核電發電量僅占總電力供給的2.1%,預計未來10年,我國每年核電建設投資規模超過700億元。目前,我國正在運行和建設的核電機組達46臺,總裝機容量近5000萬千瓦。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