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北京3月3日電,“內陸核電與沿海核電一樣,技術是成熟的,都是安全、可靠的?!?日,以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主席陳求發為第一提案人,出席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的在湘全國政協委員向大會遞交聯名提案,呼吁盡早啟動湖南桃花江核電站建設。
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高效發展核電,建設核電強國是我國應對氣候變化、解決當前能源發展與環境保護雙重壓力的根本途徑,也是我國能源發展無可替代的戰略選擇。提案說,我國絕大部分國土面積在內陸。隨著沿海地區經濟發展增速的放緩、發展模式的轉型、廠址資源的枯竭,沿海核電發展空間日益縮小,核電發展重心由沿海向內陸轉移是必然趨勢。核電的安全本無沿海和內陸之分,核電從選址到退役的建設標準、監管要求等也無沿海和內陸之分,全世界運行的核電機組一半以上都建在內陸。
提案說,核電是一種清潔能源。一座百萬千瓦電功率的核電廠和火電廠相比,每年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00多萬噸,并減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包括汞在內的重金屬污染物的排放。面對著我國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有限的化石能源和環境污染減排的壓力,核電完全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發展內陸核電是改善我國大氣環境質量和治理PM2.5等大氣霧霾的必要措施。
提案分析,“十二五”以來,湖南省每年需長距離輸煤,據測算,湖南電煤價格達到了全世界最高,火電上網電價全國第二,直接影響經濟運行和居民生活成本。發展核電是湖南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能源瓶頸問題的最佳現實選擇。
提案介紹,2008年2月,國家發改委下發了同意湖南桃花江、湖北大畈和江西彭澤三個內陸核電項目開展前期準備工作的文件。七年來,桃花江核電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扎實有效、進展順利。截至2014年底,項目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9.7億元,與項目開工相關的各項硬件、軟件工作全面實施并完成。項目開工所需政府支持性文件已基本取齊,工程初步設計已經完成,主要設備鍛件投料已全面啟動;廠區四通一平、施工配套的基礎設施均已完成。特別是在內陸核電關鍵技術問題研究方面,有效解決了內陸核電發展瓶頸問題。各項準備工作均領先于其他內陸核電項目,完全具備了開工建設的條件。
“在國家能源戰略布局大框架下,啟動內陸核電建設是大勢所趨。”提案稱,近期,AP1000依托項目浙江三門核電項目的關鍵技術問題逐漸得到解決,內陸的公眾關心的關鍵技術問題也得到了解決。根據國家的要求,桃花江核電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已暫停近四年,現已到了“十二五”的最后一年,即使按照國家要求在“十三五”后開工建設,由于核電項目特有的設備制造、施工準備的剛性周期,目前也要立即著手重啟前期工作。因此,建議從實事求是、科學的態度看待湖南內陸核電的發展,盡快批復桃花江核電項目作為內陸核電示范項目“十三五”初開工建設,滿足湖南經濟社會發展對能源的需要。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