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知于心 傾情服務
——我縣泵閥、鞋業、鑄造行業部分重點企業調研記
(作者:縣國稅局局長 陳海洪)
縣國稅局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實施“紅色細胞工程”,進村下企,問計于民,聽取意見,掌握實情,相知于心、傾情服務,體察經濟脈動,解決實際問題,幫扶企業。
近年來,隨著經濟大環境的不景氣,我縣經濟發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重點產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也影響了國家稅收收入。
第一季度我縣國稅收入分析報告出爐后,我凝視數字,思考收入下降原因,決定選取了我縣部分鞋業、泵閥和鑄造行業等8戶重點企業作為樣本,開展調研。
一、傳統鞋類企業,有喜有憂
我縣制鞋業有傳統的優勢,從2012年后,進入一個拐點,面臨諸多挑戰,發展不樂觀,鞋企發展趨勢下行。
除了宏觀經濟環境不景氣的影響之外,從企業自身來講主要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一是互聯網催生的電商經濟給傳統銷售模式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傳統的鞋業公司一般都是從上世紀90年代初建立連鎖經營的模式,主要通過發展加盟商和代理商(專賣店)來拓展市場份額,實體專賣店面的租金壓力加大了代理商的成本,代理商的生存能力受到考驗,信心指數下降,從原來的“找后門拿代理權”到現在部分已經拿到代理權的人在考慮是否繼續持有。另一方面上世紀加盟經營的一批人上了年紀,一些人思想陳舊,經營眼光和思路是否跟得上時代的步伐,他們的下一代在多樣性的選擇面前是否愿意繼續從業于原先的品牌,成為艱難選擇。
雖然部分企業已探索電商的直營化模式,但當下電商業務占總銷售收入比重很低。而各大網銷平臺的七天無條件退貨,讓企業在稅務處理上和《消費者權益法》存在諸多沖突,需要進一步解決。
二是金融環境惡化,給企業融資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從溫州爆發金融風波以來,銀行對企業采取了非常謹慎的態度,對大企業采取收縮貸款規模,小企業可能就面臨斷貸,直接影響了企業的生存或發展。
三是品牌的認知度和消費觀念的變化。一方面是二線城市的消費者更認可國際知名品牌。而另一方面消費觀念的變化導致正裝款式的真皮皮鞋類銷售下降。根據市場反饋,革類鞋以其成本輕、款式多、更具時尚性而異軍突起,沖擊了我縣傳統的真皮皮鞋市場。
一些鞋企表示在目前的形勢下,暫時不會再擴大生產性投入。但是,我縣鞋革龍頭企業奧康、紅蜻蜓等集團,轉變觀念,觸網電商,奮起直追,據報道:網上“光棍節”(11月11日),讓平時在電子商務方面知名度并不高的溫州鞋類品牌火了一把:當天,紅蜻蜓電子商務銷售4000多萬元,是平時電商銷量的100多倍;電商銷售約400萬元的杰豪,是平時電商銷量的五六十倍,奧康則以5500多萬元銷售額成為當天“天貓全國男鞋銷量第一”,銷量是平時的180多倍。網商銷售額直線上升,成了新的增長點。
二、泵閥行業,挑戰與機遇并在
泵閥行業在永嘉產業集中度相對較高,是永嘉另一個支柱產業,全縣泵閥企業1000多家,在溫州全市占比約2/3。該行業協會秘書長表示,相比溫州其他產業,泵閥業近年的年平均凈利潤一直保持在合理范圍,在溫州各行業中處于較穩定的地位。目前永嘉泵閥業的主要問題在于雖然企業多產量大,但企業規模較小,缺乏龍頭企業的引領,泵閥制造仍處在中低端水平,工藝和技術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一定差距。
近兩年泵閥作為生產性產品,受固定資產投資縮減的影響更直接。從今年一季度的數據看,銷售形勢特別是外銷形勢并不樂觀。
2014年第一季度永嘉泵閥業國稅申報全部銷售收入與上年同比,同比下降了5.22%,出口免抵退稅銷售額同比下降了15.02%。市場疲軟,給我縣稅收收入帶來一定困難。
可喜的是,我縣浙江志遠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泵閥企業加大技改,創新力度加大,取得可喜成績。中石油設備更新,一些企業抓住機遇,多家泵閥企業中標中石油20億元項目,給永嘉泵閥行業發展注入活力,帶來新的機遇。
三、鑄造業發展,政府需要加大支持力度
鑄造行業為泵閥行業的提供主要原材料,與之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鑄造業是閥門基礎產業,也是利廢企業,但鑄造業在我縣各因素限制無法壯大。2003年永嘉鑄造行業協會成立時有會員單位104家到2013年只剩下65家會員單位。而且各企業的發展水平也是參差不齊。目前永嘉泵閥行業原材料供應來源于本地鑄造業的不銹鋼占80%以上,而鑄鐵只有25%,其他的供應地主要為江西、河南、陜西、青田、麗水、龍灣等地。
2013年永嘉鑄造業國稅申報全部銷售收入比2012年比下降了9.4%。該行業協會會長介紹永嘉鑄造業的主要問題:一是廢舊物資回收公司作為鑄造業的上游公司為企業提供原材料,回收公司主要交易方是非一般納稅人,尤其以個人居多,銷售方難以出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在無法抵扣的情況下,回收公司會將增加的成本轉嫁給下游鑄造企業,也就增加了鑄造業企業的經營成本。二是縣政府也看到了上游行業對閥門行業的重要性,也給予了一定的財政補貼,但補貼的對象僅限于個別大企業而財政返還力度偏小,與外地財政返還政策相比,還有差距。三是本地鑄造業如果因為政策原因失去本地市場,本地泵閥行業都到異地購進原材料,其實作為支柱產業的泵閥業會面臨很大的涉稅風險。四是技改投入不多。只有通過科技進步,降低能耗,才是最終出路。僅有個別企業開展投入技改行動。
四、用心盡責,做好國稅服務
稅收與經濟冷暖相知,唇齒相依。作為縣國稅局“班長”,關心關愛經濟發展,責無旁貸,甘當學生。經過三天調研,虔誠聽取了各企業、行業的建議意見,反思國稅在對幾個行業的服務方面,可謂任重而道遠,上要接國家稅收政策“天線”,下要接服務企業“地氣”,才能更好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一是多家鞋企要求進一步加快“營改增”步伐。目前物流行業已納入“營改增”,減輕了企業的稅收負擔,但企業普遍認為為店面房租繳納的營業稅也應該納入“營改增”范圍,可以作為增值稅的進項抵扣,否則就是一種重復征稅。當然這有賴于中央的統一安排,不是基層稅務局能解決的問題。
二是積極開展稅收政策上的輔導培訓。鞋業公司特別指出銷售模式轉變后,在財務和稅收的處理需要稅務部門的溝通和指導;泵閥行業協會秘書長表示,在稅收優惠政策特別是新政策上能得到進一步的輔導,減少企業在政策上的培訓成本。鑄造行業協會提出,企業在原材料采購時,如何能鑒別正規的進貨渠道,取得正規的專用發票,減少企業涉稅風險方面希望能得到幫助。
三是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到位,進一步減化審批流程,提升審批速度,鼓勵企業轉型升級。傳統鞋服行業的轉型升級勢在必行,企業需要重新做好市場定位,利用新科技,開發專利技術,設計舒適度更好、功能更全的新品類鞋服,搶占市場份額。國稅部門應充分利用現有政策,鼓勵企業將資金合理有效投入到產品研發,只要企業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證條件,應第一時間辦理審批手續,及時為企業鋪好發展路。
四是愛于心,踐于行,作為自我要求。針對鑄造業的現狀,認為應該就該行業開展專題調研,形成分析報告,爭取縣委縣政府加大財政返還力度的政策支持,進一步打通永嘉各產業鏈。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