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十二五”以來的發展,特別是近兩年以來,中核集團全面落實加快推進科技創新措施,深入推進“龍騰2020”科技創新計劃,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無論在軍工科研領域還是核能技術開發,都取得了不俗的業績。
龍能工程全面完成了科研開發和試驗驗證,華龍一號順利通過國家評審和IAEA的評估,成功獲得路條;龍原工程取得重大進展;中國實驗快堆實現滿功率運行;CF系列燃料元件取得重大成果;龍燦工程和地礦科研順利推進,居龍庵等鈾礦水冶擴大實驗全線投入運行,巴彥烏拉、那嶺溝等砂巖鈾礦地浸擴大試驗取得成功等等。
近兩年來,中核集團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全軍武器裝備科技一等獎2項,國防科技一等獎8項,1項國際標準成功立項,申請專利2505件,獲得授權1427件,獲中國專利優秀獎1項。同時,全面落實核電“走出去”戰略,加強核電型號知識產權工作力度,申請國際專利37項,為海外市場開發打下了堅實基礎。中核集團不斷加大自主投入力度,研發投入持續增長,2014年投入達到21.2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3.5%;
中核集團整體推進科技管理體制機制創新,進一步優化了創新環境。制定了專項科技成果轉化和激勵方案,科技投入、產出初步形成良性循環發展態勢。在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方面,中核集團繼續實現首席專家和科技帶頭人制度,繼續推廣重點項目總指揮、總設計師先進經驗,多措并舉,取得新成績。現有中央聯系的高級專家26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8人,“千人計劃”10人(其中1人入選青年千人計劃)。周拯曄、姜宏民等獲得了第六屆“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華龍一號”研發設計團隊榮獲2014年度國防科技工業十大創新人物(團隊)。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