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與英國能源與氣候變化部在倫敦和北京同步舉行發布會,正式推出“全球能源計算器(Global Calculator)”在線免費分析工具,探索實現經濟發展與應對氣候變化共贏發展路徑。
據介紹,全球能源計算器由英國能源與氣候變化部(DECC)牽頭,歐盟氣候變化知識與創新團體(Climate-KIC)資助,與中國、美國、印度和歐洲的若干國際組織合作開發。企業、非政府組織以及各國政府均可以通過這一互動工具,模擬分析全球到2050年可供選擇的各種減排方案,并且權衡在能源、土地使用和氣候變化政策等方面的利弊得失,目前所使用數據已通過全世界超過150名專家的論證。
有力支撐中國能源戰略制訂
目前,全球大約有20個國家政府已經或正在開發自己的國家級能源計算器,并且已取得了一些成果。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指出,氣候變化是全球面臨的共同嚴峻挑戰,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是建設美麗中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對全世界的責任擔當。
2012年,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發布了中國首個能源經濟發展路徑模擬分析工具——中國2050能源計算器。用戶可以利用這個工具模擬中國到2050年實現能源安全要走的路徑。此前在2010年,英國能源與氣候變化部建立了全球首個2050計算器。
會上,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楊玉峰在報告中指出,目前,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已開發了城市能源路徑分析版本,和專門針對內蒙古自治區的省級能源路徑分析版本。該分析系統為開放系統,不只針對政府,也針對企業,可實現通過對不同關鍵指標的選擇與組合找出合適的能源發展路徑,同時通過建立在線交流平臺對不同版本的路徑展開分析討論,以找出最佳方案,其最大的特點是支撐了更加民主、更加開放的決策,可以大大提升政府的決策效率。
“國家能源路徑分析系統有力地支撐了2015年即將發布的中國能源展望報告的撰寫。此外,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完成的內蒙古自治區的能源戰略研究,可以依據同步開發的內蒙古自治區能源路徑分析系統進行隨時修改。”楊玉峰說。
實現全球綠色增長目標需創新商業模式
針對不同國家進行分析的計算工具無法展現全球所有國家的共同舉措會帶來怎樣的疊加效果,以及如果不采取全球減排行動的話將面臨怎樣的風險。這就是為什么DECC、歐盟氣候變化知識與創新團體、以及全球合作伙伴要開發這樣一個全球版本。
歐盟氣候變化知識與創新團體運營及國際合作項目主任邁克·查萊特博士(Dr Mike Cherrett)指出:“這個計算器表明,要在保證高品質的生活方式的同時,實現將氣候升溫控制在2℃以內的目標,需要在各方面都設立遠大目標,并采用創新的方式來應對氣候變化。在尋找新的可行商業模式上還面臨著較大的挑戰,但是對于那些成功找到途徑的機構來說,其回報也更大。全球能源計算器就為決策者和商業領袖提供了有助孵化商業創新的環境框架。”
趨勢照常情景下,能源需求量從現在到2050 年將增加約70%。然而,在由全球能源計算器模擬提出的全球氣溫增長2℃的幾個路徑中,保持與現在同樣的生活標準,全球能源需求量到2050年最多只增加25%。如果要實現這一綠色增長目標,就必須改變當前利用和生產能源、利用土地資源的方式。
其中,能源需求限制目標的達到主要是由于能源效率的提高,如建筑隔熱性能需比現在提高50至65%,汽車的燃油效率應該提升50%等。
技術的改進與化石燃料的替代也將起決定作用。化石燃料的消費目前占到一次能源消費的82%,到2050 年必須下降到40%。通過技術升級來改變現狀,就要求全球的電力供應量從2011 年到2050 年實現翻倍。這需要通過基本無碳化的電力生產來實現,也就意味著到2050 年全球每單位發電量排放的CO2 總量要至少下降90%。發電的最大技術來源將是太陽能、風能、水能、核能發電,以及碳捕集與碳封存技術,而且至少要選擇其中兩種能源技術進行非常激進的發展。
全球計算器還分析預測了到2050 年的全球能源系統包括投資、運營和燃料成本在內的總成本,并強調了未來成本的不確定性。結果顯示,在實現2℃情景的路徑中,能源系統成本比照常情景微高或更低。降低清潔技術的投資成本對降低總體成本至關重要。所以現在的首要任務應放在擴大清潔技術的研發、示范與投入運營上,如混合動力汽車、電動汽車和氫動力汽車、電力儲能技術,碳補集與封存技術,熱泵技術,陸上風力發電技術和太陽能光伏技術等。
有望助力今年全球氣候變化談判
“全球能源計算器分析工具有助于今年舉行的全球最為重要的氣候變化談判(即巴黎氣候變化大會COP21)。此前,英國已率先與多個國家合作研發了以國別為基礎的2050年能源計算器分析系統。”英國能源與氣候變化大臣愛德華·戴維(Edward Davey)在發布會上說。
據悉,今年,190多個國家有望在巴黎簽署一份新的協議。
“全球能源計算器將復雜的能源系統分析和氣候影響以一種非常直觀和簡單的方式呈現出來,適用于所有關心能源發展和氣候變化的人士,這一成果極具創新性。它將幫助我們深刻了解當前面臨的嚴峻問題,以及我們所需要付出的努力,這一工具有望成為重要的討論平臺為各國決策制定者提供參考依據。”李俊峰說。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