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驕陽,干勁如火。在吳忠儀表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吳忠儀表”)實驗室里,經過兩個小時浸泡的閥門,從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氮箱里取出,實驗員正對其做出廠前的質量檢測,測試閥門的填料密封性能和閥座泄漏量等指標。
“低溫閥門性能實驗,是確保低溫閥門達到國標24925和英國6364標準的重要一環,我們要精準到零差錯率。”吳忠儀表常務副總經理常占東告訴中華工商時報記者,正是這一次又一次零差錯率的測試,保障了公司低溫調節閥的可靠性、安全性,實現了關鍵低溫閥門的進口替代。
LNG低溫領域高端控制閥是吳忠儀表的優勢產品之一。經過多年堅持不懈的科技創新,公司產品形成了76個系列、126種型號、7800個規格的產品集群,實現了調節閥、球閥、蝶閥、特種閥及其執行機構和電氣元件整體配套的能力,達到了年產20萬臺套定制產品的制造能力,打造了從研制生產到工業軟件及工程服務的全行業生態。
在吉林石化煉油化工轉型升級項目中,調節閥、球閥、蝶閥、偏心旋轉閥、微小流量閥部分特殊材料及特殊工況產品均由吳忠儀表生產。東方汽輪機與中廣核聯合的核電汽水分離系統關鍵控制閥國產化產品,目前,已有產品進入上線調試階段,有項目進入關鍵控制閥出廠前調試階段。為國外某項目提供大口徑角形防喘調節閥的訂單正在緊鑼密鼓地生產中……
吳忠儀表憑著核心技術優勢,在結構選型、工況參數計算、質量保證等關鍵點上實現個性化控制。產品在我國2000萬噸/年煉油,120萬噸/年乙烯,1000萬噸/年煉鋼,100萬kW火電,西氣東輸、中俄東線等重大裝備制造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并大規模實現了多類控制閥產品的進口替代。
“當下主要目標是,深化石油化工、煤化工、煉油、冶金、造紙、精細化工、核電及火電、鋰電池、氫能源、油氣儲運、海洋平臺及水下作業、艦船及風洞等行業的高端高參數控制閥的國產化產品推廣應用,擴大市場占有率,并實現大規模‘走出去’。”常占東說。
十年來,公司開發控制閥新產品60多款,其中有24款被評為國家級重點新產品,獲得500多項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參與修訂已發行國家標準25項。
吳忠儀表每年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3.5%-4.5%左右,技術創新已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尤其在精密儀器制造技術上的突破,使得企業從一個面臨破產倒閉的工廠成長為國際市場上有重要影響力的高科技企業。吳忠儀表的探索之路,展現了寧夏乃至中國民營企業堅持自主創新、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