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吐哈氣舉技術中心自主研發的多級氣舉閥連續油管氣舉技術在吐哈油田勝北506H井穩定運行200天,標志著全球首口多級氣舉閥連續油管氣舉井試驗成功。
吐哈油田勝北506H井井深4980米,2023年4月下入3500米多級氣舉閥連續油管氣舉管柱,氣舉后產液量恢復至每天24立方米,恢復自噴生產。10月初,在勝北506H井即將停噴前轉連續氣舉生產,重新恢復生產,目前已連續氣舉生產60多天,證明多級氣舉閥連續油管氣舉技術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和可靠性。
氣舉采油技術是將高壓氣體注入生產管柱內,將原油舉升到地面的一種采油方式。經過200多年發展,該技術已成為全球第二大人工舉升方式,在油氣開采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吐哈油田歷經32年,將氣舉技術打造成中國石油品牌技術,服務全球近2000口井,年產油氣當量超過1000萬噸。
近些年,進軍超深復雜領域,已成為我國油氣勘探開發的必然趨勢,但是面臨很多技術難題。
多級氣舉閥連續油管氣舉技術是吐哈氣舉技術中心著力攻克我國深井、超深井氣舉排采“卡脖子”難題的關鍵技術,通過將連續油管技術與氣舉技術相結合,具有不動管柱、施工流程簡便可靠、大幅降低地面注氣壓力等優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多級氣舉閥連續油管氣舉技術作為一項全新技術,沒有任何技術借鑒。技術人員為保證施工的安全與便捷,要求連續油管與氣舉工具連接后可以纏繞在滾筒上,因此對工具尺寸有嚴格要求。研發人員通過在結構和材質上不斷改進,形成與三種尺寸連續油管配套的12種氣舉工具,承壓能力50兆帕,滿足不同井況應用需求,相關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吐哈氣舉技術人員還針對氣舉井排液過程中液量變化范圍大的特點,自主研發“氣井寬液量布閥設計方法”,滿足管柱壽命長的需求。
目前,多級氣舉閥連續油管氣舉技術在塔里木油田克拉2-8井也順利實施,為我國深井、超深井排采提供了全新的技術手段,解決了超深井人工排采深度受限難題。下一步,這一技術將在塔里木多口井開展試驗應用。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