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智能閥門產業基地首批企業投產儀式現場 攝/魏瑞
11月18日,重慶·墊江西部智能閥門產業基地首批企業投產暨第三批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活動舉行。當天,6家閥門企業投產,預計今后年產值共計可達9億元;7個項目簽約,協議金額達10.5億元。
這是墊江圍繞全市打造“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總體謀劃,迭代升級制造業產業結構,傾力打造西部智能閥門產業基地,強化全產業鏈招商的又一重要成果。
2023年以前,墊江沒有一家閥門企業。短短時間,墊江閥門產業就實現了從無到有、逐步壯大,一個近百億級的西部智能閥門產業基地,已從藍圖漸變為現實。
墊江是怎樣“擰開”百億閥門產業鏈“開關”的呢?
全生態定制
聚力“筑巢引鳳”
墊江位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十大合作平臺”之一的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核心區,重慶主城都市區與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重要聯結點,是重慶東部“長涪墊梁”先進制造業集聚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力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既是墊江的獨特機遇,也是墊江的使命擔當。
如何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墊江按照迭代升級制造業產業結構的思路,將目光瞄準了閥門產業,提出打造西部智能閥門產業基地。
從零起步,墊江因何篤定這一思路呢?
墊江縣相關負責人介紹,發展閥門產業,墊江有“天時”之機、“地利”之便、“人和”之宜。
墊江兼具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兩大國家戰略機遇,背靠成渝10萬億級大市場,地處長壽、涪陵、萬州、廣安等化工園區幾何中心,市場需求十分旺盛,大力發展工業正當其時,全力發展閥門產業恰逢其時。加之溫州閥門30年,沉淀積累了5萬墊江兒女和十幾萬墊江周邊區縣務工人員在此從事閥門產業,遍布閥門制造、銷售、研發全產業鏈。從業人員中,以70后80后居多,在外漂泊多年,回鄉創業就業愿望十分強烈,為墊江發展閥門產業帶來了契機。
基于此,新一屆墊江縣委、縣政府對標落實“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精準把脈墊江未來發展方向,明確“三個功能區、四大工程、五大躍升”的空間布局、主要抓手和發展目標,堅定“工業一業定乾坤”理念,積極融入“長涪墊梁”先進制造業集聚板塊,推動人才、資金、土地、政策等關鍵要素全部向墊江高新區匯聚,超前儲備2000畝工業用地、3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專項規劃打造2平方公里的百億級西部智能閥門專業園區,高起點規劃建設研發檢測中心及產品展示區、標準廠房(孵化基地)、生產基地和綜合配套區等四大核心功能區,打造集研發、生產、檢測、倉儲、展示、產業孵化全產業鏈于一體的西部智能閥門產業基地,營造產業發展良好生態,更加堅定了閥門企業回歸墊江、投資墊江的信心決心。
全產業招商
實現“無中生有”
萬事開頭難。
墊江以大力開展“逐夢他鄉,回報墊江”墊商回歸行動為抓手,整合低效閑置資產“騰籠換鳥”,深耕智能閥門全產業鏈各個環節,實施閥門產業回引計劃,組建招商專班,創新“鄉情招商”“資源招商“產業鏈招商”,以“鄉音”“鄉情”為紐帶,深入了解產業鏈各個環節的企業來墊投資需求及顧慮,制定“一企一策”,通過提供不同規格的標準化過渡廠房和充足的土地空間、協調精準的金融服務,持續招引閥門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回鄉”發展。
從今年年初起,墊江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帶隊,前往溫州開展駐點招商,累計拜訪墊江籍閥門企業及溫州籍閥門企業50余家次。
幾經周折、幾經努力,墊江招商引資捷報頻傳——
今年5月,一眾在外打拼多年的墊江籍企業家帶著資金、人才回到家鄉,投資閥門項目25個,協議投資21億元,墊江閥門產業實現零的突破。
今年8月,墊江在溫州舉行西部智能閥門產業基地項目集中簽約活動,溫州16家閥門企業簽約落戶墊江,協議投資金額達45.8億元,“抱團發展”之勢初步形成。
11月18日,又有7個閥門產業項目簽約落戶墊江。其中,彼列閥門墊江生產基地項目,擬建設4條智能化鑄壓生產線;無錫圣漢斯墊江生產基地項目,擬建設6條智能控制閥生產線。更有4家鑄造企業落地,投產后其產能可滿足50家以上閥門企業材料需求,“蜂窩效應”成效初顯。
當天,還有國揚閥門集團有限公司、重慶賽維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等6家首批入園的閥門企業集中投產,墊江閥門產業邁出實質性的一大步。
“目前,墊江引進的閥門企業涉及閥門鑄造、鍛造、閥體、閥芯、管件、密封件等閥門產業鏈各環節,初步建立起涵蓋閥門及相關配件研發、生產、加工等于一體的高端智能閥門制造產業鏈條。” 墊江縣相關負責人表示。
全流程服務
跑出“墊江速度”
讓人驚嘆的是,首批投產的6家閥門企業,從落地動工到投建成產僅用時半年。
此外,首批25家進駐墊江閥門產業基地的其余19家企業,正在緊鑼密鼓進行室內裝修和設備安裝調試。
墊江是如何跑出這一“加速度”的?
答案是:優質的營商環境和高效的服務保障。
優質的營商環境和高效的服務保障就像陽光、空氣和水,是企業生存發展和經濟有效運行必不可少的條件。興一門產業,活一方經濟。今年以來,墊江縣不斷完善閥門產業專項扶持政策,不斷厚植閥門產業發展沃土。
墊江縣相關負責人介紹,為確保西部智能閥門產業基地項目盡快落地投產,墊江“量身定制”了相關扶持政策,在廠房租金補貼、產業扶持、物流補貼、項目用地等方面大開“綠色通道”。部分企業和事項,甚至可“一事一議”。
近年以來,墊江深入實施“產業發展突破年”“基層組織提升年”“干部作風建設年”3大專項行動,始終秉承“隨叫隨到、服務周到、說到做到”的“墊小二”精神,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擔任金牌“墊小二”、30名黨員業務骨干擔任“企業秘書”,提供最優質的一對一服務,同時大力開展“千人聯千企”專項行動點對點對接,全流程、全天候服務閥門企業穩健成長。
這一切,讓來墊江投資的企業切實感受到了墊江縣委、縣政府的“滿滿誠意”。
“自國揚閥門落戶墊江以來,縣高新區管委會及‘企業秘書’主動靠前、精準服務,協調推進各項手續辦理,全力保障廠房及用水用電等生產要素需求。”國揚閥門集團總經理何天洪說,墊江高效的政務效能、優質的營商環境、高效的服務保障,正是國揚閥門能夠快速實現投產的重要推動力。
除此之外,墊江還充分發揮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和人力資源三大獨特優勢,提升高端智能閥門制造產業競爭力。
交通物流方面,滬渝、滬蓉高速公路和渝萬城際鐵路貫通墊江全境,西部智能閥門產業基地現有的數十家物流貨運公司,可滿足成渝大市場及全國市場對閥門產品的需求,借力中歐班列(渝新歐)、西部陸海新通道,今后墊江閥門產品還可賣到歐洲及東南亞國家。
基礎設施方面,墊江全域平壩土地占比達85%,日供水能力達30萬立方米以上,天然氣年配額達10億立方米,并有220千伏、110千伏變電站兩座,有能力承接沿海產業的轉移。
人力資源方面,墊江籍企業家在溫州等地開設的50余家閥門企業,擁有數量眾多的產業技術工人,可為閥門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以項目強產業,以轉型贏未來。從無到有的墊江縣閥門產業,發展動能十足、后勁十足。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