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27日,在福建泉州召開的2023中國化工園區論壇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化工園區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石化聯合會園區委)根據化工園區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對自愿參與評價的化工園區進行了研究。經統計分析、專家核定,確定上海化學工業經濟技術開發區為2023高質量發展卓越化工園區、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等30家園區為2023高質量發展化工園區、天津南港工業區等10家化工園區為最具發展潛力化工園區。
石化聯合會園區委秘書長楊挺介紹說,化工園區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是以化工園區“六個一體化”理念和國標《化工園區綜合評價導則》(GB/T 39217-2020)為基礎形成的,包括產業經濟、基礎設施、安全應急與公眾認知、生態環境及資源利用、園區創新發展、智慧園區建設6個一級指標,以及石化行業工業總產值、單位面積產值、石化利潤總額等29個二級指標。
楊挺提到,自2013年開始,石化聯合會就開始了化工園區發展質量的綜合評價工作,至今已進行十年。十年間,評價園區的數量、范圍逐步擴大,評價體系日臻完善。評選出的優秀化工園區為全國化工園區樹立了標桿,有利于持續提升化工園區管理水平,推動全國化工園區實現高質量發展。
楊挺表示,此次上榜的化工園區呈現三個特點:一是產業基礎雄厚,盈利能力強。2023高質量發展化工園區在2022年實現石化銷售收入總量3.95萬億元,占全國石化產業銷售收入的23.8%,其中前10位實現石化銷售收入2.0萬億元,占比12.1%。2023高質量發展化工園區在2022年實現石化利潤總額2854.7億元,占全國石化利潤總額25.3%,其中前10位實現利潤總額1265.6億元,占比11.2%。此外,2023高質量發展化工園區內規上企業的數量占全國石化企業數量的7.7%。也就是說,2023高質量發展化工園區用了不到行業1/12規上企業的數量,創造了接近行業1/4的產值,超過1/4的利潤,充分證明了優秀企業向高質量發展化工園區集聚程度在進一步加強。
二是土地集約利用,基礎設施完善。2023高質量發展化工園區累計到2022年年底已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5407.2億元,其中2022年當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674億元。前10位累計到2022年末已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9548.3億元,其中2022年當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228億元。
三是節能減排,綠色生態發展。2023高質量發展化工園區在2022年總能耗為1.76億噸標煤,同比下降1.9%;產值能耗為0.386噸標煤/萬元,低于全行業平均水平。
此外,根據調研情況,一些化工園區通過規劃大項目、完善配套設施、優化營商環境等在未來具有較強發展潛力,石化聯合會園區委還據此公布了最具發展潛力園區名單。
●鏈接
入選2023高質量發展化工園區的有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江蘇省泰興經濟開發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寧東能源化工基地、東營港經濟開發區、淄博齊魯化學工業區、中國化工新材料(嘉興)園區、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寧波大榭開發區、江蘇揚子江國際化學工業園、揚州化學工業園區、江蘇常州濱江經濟開發區、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連云港徐圩新區)、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江蘇常熟新材料產業園(江蘇高科技氟化學工業園)、煙臺化工產業園、泉港石化工業園區、濟寧新材料產業園區、泉惠石化工業園區、中國石油化工(欽州)產業園、盤錦遼濱沿海經濟技術開發區、鎮江新區新材料產業園、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化工園區、福建漳州古雷港經濟開發區、河北石家莊循環化工園區、如東縣洋口化學工業園、大連長興島(西中島)石化產業基地、衢州智造新城、珠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化工園區。
最具發展潛力化工園區有10家,分別為天津南港工業區、舟山綠色石化基地、武漢化學工業區、成都新材料產業功能區、青島董家口化工產業園、浙江獨山港經濟開發區、安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東營市東營區化工產業園、青島新河生態化工科技產業基地。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