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工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邵榮(左)與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閥門分會理事長吳建新揭牌
9月28日,全省首個面向全國、校企聯合、產才融合、訂單式培養的石油機械類產業學院——鹽城工學院高端石油裝備智能制造產業學院在鹽城工學院機械館報告廳揭牌。該學院由濱海縣人民政府、鹽城工學院和鹽城市石油機械行業協會合作共建,鹽城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顧亞軍,濱海縣委書記、縣長吳啟標,鹽城市相關部委辦局及鹽城工學院師生等近300人出席大會。我市石油機械產業起步于20世紀70年代,目前該行業已形成完整的生產基地和產品供應鏈,從業人員超10萬人,年總產值350億元左右,約占全省行業總產值的“半壁江山”,現有石油機械企業近1000家、規模企業180多家。“當前,全市石油機械裝備產業正加快轉型升級,亟需數字化設計、自動控制、系統集成等專業人才。”鹽城工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邵榮認為,三方合作共建高端石油裝備智能制造產業學院,既是順時應勢、貫徹黨和國家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也是提升服務四個“綠色鹽城”建設能力水平的具體實踐。隨著我市石油機械產業向技術密集型升級,專業人才緊缺已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鹽城市石油機械行業協會會長韓正海表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突破“供需錯配”的源頭活水。通過建立系統的專業人才培養培訓及高層次人才引進體系,強化校企優勢互補,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有機銜接,既是進一步落實全市重點產業鏈培育計劃和“人才強鏈”行動部署要求,也是穩定就業、促進石油機械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舉措,必將為我市石油機械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持久穩定的人才支撐。
在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鹽城市石油機械產業鏈培育專班見證下,濱海縣人民政府、鹽城工學院、鹽城市石油機械行業協會簽訂共建協議。“傳統制造產業向智造產業轉變,急需大量實用型行業人才,我們求賢若渴!”江蘇圣泰閥門有限公司董事長嚴濤發出肺腑之聲。他說,建立起“長期、穩定、緊密、深度”的校企融合一體化人才協同培養機制,共建石油機械產業學院,推動企業與高校協同創新、配套合作,必將促進石油機械人才培育水平整體提升。據悉,鹽城工學院高端石油裝備智能制造產業學院已經從現有錄取的生源中篩選出第一批學生。該學院將面向石油機械產品設計崗位,定崗培養畢業時具有產品設計項目經驗、具備獨立工作能力,且通過石油機械行業協會組織的職業資格考試的石油機械產品設計初級工程師。即培養畢業時就有一定項目工作經驗,不需企業進行專門職業培訓的成熟技術人員。
“她的成立,標志著鹽城市高端石油裝備智能制造產業化、智能化實現了新的跨越。同時,也將進一步促進產學研的深度融合,助推高端人才和實用人才定向培養。”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閥門分會理事長吳建新說,此舉也是為全國石油機械行業發展打造急需緊缺人才“蓄水池”。成立大會上,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鹽城市石油機械產業鏈工作專班負責人見證了揭牌簽約;20家企業與鹽城工學院高端石油裝備智能制造產業學院簽訂了產教融合實踐基地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