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還是決定落戶桐鄉了!”前不久,總投資10億元的年產2萬臺智能控制閥門項目落戶開發區(高橋街道)。伴隨著項目的簽約落地,項目負責人卓金德的身份也實現了從“供應商”到“投資商”的華麗轉變。
對于桐鄉,卓金德并不陌生。從事制造業多年的他此前一直與桐鄉“鏈主”企業保持著緊密聯系,雙方是合作多年的上下游伙伴。“出圈的‘桐鄉制造’有我們的貢獻哦!”他笑著打趣。
偶然的一次機會,卓金德受企業邀約來到桐鄉考察,沒想到造就了一場雙向奔赴。
一邊是被桐鄉的產業環境所吸引,一邊是開發區(高橋街道)遞來的合作橄欖枝,幾次考察后,卓金德就決定將新項目落在桐鄉。“這里制造企業多,市場份額大,我們想更多地貼近市場,實現本地化運作。”他說。
令卓金德更欣喜的是,項目剛落地,他就被邀約參加了一場政府組織的資源對接會。參會企業同為制造業領域,且多為行業龍頭企業,不少企業家更是直接遞上了合作名片,這樣的待遇讓卓金德有些“受寵若驚”。
“來桐鄉,真的是選對了!”桐鄉友好的營商環境,精準有力的政策供給和優質服務,讓卓金德對未來滿是憧憬,他說,期待在桐鄉實現更多的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發展。
從5支招商隊伍奔赴不同城市精準招商,到發布《桐鄉市招商引資“1010”攻堅戰方案》,再到舉行智能汽車產業北京專場招商會,今年以來,桐鄉制造業招商引資動作之頻、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制造業利用外資量1.47億元,占全市利用外資總量的71.4%,兩項數據分別位列嘉興第一和第二,這是今年前4月,桐鄉制造業招大引強交出的成績單。
于桐鄉而言,制造業招大引強為何如此重要?答案寓于“制造強市、產業立市”的發展戰略之中。
制造業穩,則經濟大盤穩。作為全省首批工業強市,先進制造業一直以來都是桐鄉發展的底氣所在,也是桐鄉的產業優勢所在。以桐昆、新鳳鳴、巨石集團、華友鈷業等為代表的“頭部企業”撐起了桐鄉經濟發展的半壁江山。
但面臨新形勢新變化,尤其是在浙江提出要實施“415X”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工程的大背景下,腰部不強成為了桐鄉做大做強產業集群的最大短板。
想要實現彎道超車,唯有補足這塊短板,桐鄉選擇以產業項目“撐桿跳”搶占發展“制高點”, 高層次建強制造業產業體系。
“鏈主”企業、“頭部”企業以市場形式整合調動全產業鏈資源,促進優質項目落戶,桐鄉深知,只有與本地產業契合度高的項目,才能留得住,留得好。
以商引商、產業鏈招商的“強磁效應”已在桐鄉集中顯現。今年3月,經宇視科技的牽線搭橋,5G智能通信模組及終端產品項目落戶開發區(高橋街道)。還有內光電觸控顯示項目的落戶,將與我市汽車上下游企業形成有效協同,鏈動智能汽車產業鏈。
吸引企業落戶的,除了產業生態外,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隱性“加分項”——營商環境。只有筑“金巢”,才能引“鳳棲”,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與海底撈、蒙牛乳業、全聚德等眾多知名企業達成合作,搭建了餐飲配送、跨樓層作業、商用清潔等應用場景……今年,商用服務機器人領域龍頭企業普渡科技將年產2萬套商用服務機器人建設項目落戶烏鎮。
當行業龍頭被問及為何會選擇桐鄉作為總部外的首個自有基地時,區位優勢、營商環境、政策支持,這三個關鍵詞成為普渡科技的答案。
“對外拓展一直是企業的戰略規劃,桐鄉恰好符合我們的各項要求。更重要的是,政府的暖心服務和營商環境很讓我們感動。”項目負責人說,從洽談開始,桐鄉政府部門就專門安排了項目“管家”,提供全流程“保姆式”服務,立項、審批、建設等環節遇到任何問題只要找“管家”就可以了。
未來,烏鎮基地將主要輻射長三角地區,重點生產商用清潔機器人出塵CC1和獅虎SH1以及餐飲配送機器人“貝拉”,打造服務機器人配套產業鏈中心。桐鄉也迎來了商用服務機器人“桐鄉造”的新時代。
一個個產業層次高、帶動能力強的項目相繼落地,跑出了發展“加速度”,匯聚起發展“新動能”。相關數據顯示,前5月,全市完成招大引強項目13個,其中超億美元項目10個、10億元以上項目3個。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