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24日結束的河南省石化行業智能制造推進工作會上,如何轉變觀念,推動數字化轉型,迎接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成為與會代表熱議的話題。與會專家和企業代表表示,要正確面對當前嚴峻的內外部壓力,進一步轉變認識,積極探索新方法、新路徑,共同提高河南石化行業智能制造水平。
面臨的問題亟待解決
“隨著全球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各行業與創新技術成果的交融和應用不斷加深,從傳統石油化工向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已經成為必然趨勢。”河南省石化協會會長馬源表示。
馬源說,多年來,河南省石油和化工行業不斷推進“兩化”融合,已具備較好的自動化和信息化基礎。一些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生產運營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一批智能制造企業脫穎而出,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等不斷涌現,高質量發展成效初步顯現。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一些企業在不同程度上,對智能制造的認識不到位、發展路徑不清楚,整體仍處于發展階段。
“河南化工企業在智能制造和數字化轉型方面還有很多需要改進和提升的問題。”河南省石化協會常務副會長蘇東說,制約化工企業推進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面臨的主要瓶頸表現在:一是缺乏對智能制造的系統性認知;二是缺乏智能制造整體規劃;三是智能制造基礎薄弱;四是企業裝備數字化、聯網率偏低;五是智能化改造技術和裝備主要依賴省外市場。同時,在對智能制造和數字化轉型的理解上也存在著偏差。一是思想觀念跟不上;二是缺乏統一指導;三是大中小企業和園區之間不平衡。
河南省工信廳數字化與未來產業處二級調研員寧煒文在談到數字化轉型時說,部分企業存在著不懂轉、不想轉、不敢轉等問題。
部分中小化工企業職能部門負責人表示,由于多種因素,企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把手”重視不夠、能推則推、不舍得投入等現象。
“實現數字化、智能化任重道遠。必須采取措施,強力推進,全面提高河南石化行業智能制造、數字化轉型水平”馬源說。
數字化運營管理成效初顯
據蘇東介紹,近年來,河南省部分重點化工企業以智能制造為引領,深入推進“三大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智能制造、數字化轉型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成為全省化工行業智能制造發展的“領頭雁”,推動了全省化工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據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世江介紹,多氟多從2017年開始全面實施數字化轉型,以“智慧企業、智能制造、智才聚集”三智工程為抓手,打造“一眼看全、一眼看穿、一眼看透”的應用場景,最終實現生產過程的一目了然,管理過程的一竿到底。與此同時,多氟多積極打造智能一體化云平臺,涵蓋研發、設計、工程、生產、運營等五大模塊,以模擬仿真、數字孿生、數據建模、機理分析等為手段,實現了產品研發數字化、設計過程協同化、工程管理可視化、生產制造智能化、運營管理一體化。
“用數字技術驅動業務變革是心連心數字化轉型的發展戰略”。河南心連心化學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洪介紹,心連心公司2013年開始進行智能化改造,圍繞“技術驅動、業務轉型、組織轉型”三大要素,從安全環保、數字營銷、制造模式創新、物流服務、數字化決策方面著手,適時組建大數據中心,努力打造行業一流的數字化標桿企業。目前,企業基本實現了面向數據決策、統一競價、遠程監控、智能預警、電商一鍵通和精細化管理目標。
河南省中原大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自2017年以來,分步實施了OA、MES、ERP、信息管控平臺等信息化系統。2021年,該公司開始建設“5G+智能場景”應用,隨著“5G無人機+AI智能巡檢平臺”在工業生產的投用,中原大化公司正式進入5G賦能工業生產的新時代。
循序漸進探索發展新方式
“從當前形勢來看,石油化學工業作為傳統產業,不僅受到地緣政治、新冠疫情、經濟下行等宏觀因素影響,還面臨著能源產業戰略轉型、化工行業結構性調整、低碳綠色發展等諸多壓力,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更顯緊迫。下一步,河南省石化協會將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努力推動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馬源表示。
“智能制造、數字化轉型是企業‘一把手’工程,不能流于形式和為獲取一些榮譽和補助資金而象征性的開展智能制造工作,要深入開展這項工作還有很多路要走。”蘇東說,從河南省工信廳發布的資料看,當前,河南化工行業入庫診斷企業77家,已診斷38家;企業達到自動化水平13家,占比34%;企業達到數字化水平6家,占比15%;其余還處于發展的初階階段。
蘇東表示,河南化工企業要以“三大改造”為根基,從提升安全環保智能化管理入手,加強生產設備數字化管理,工藝管理從自動化向數字化的轉型,企業管理網絡化邁進,初步建立行業數據化分析,實現綠色制造過程,進而全面提升化工生產智能化水平。下一步,要采取措施,抓好診斷服務、項目推進、分行業推進和組織推動,強力推進行業企業數字化工作。
寧煒文說,推進數字化轉型要轉意識、轉文化、轉組織、轉模式、轉方法,把數字化轉型當做“一把手”工程,要有專門的組織,制定企業總體規劃,分步實施,以點帶面,小步快走,實現“創新驅動、質量效益競爭優勢、智能制造、服務型制造”四大根本轉變。
河南省現代化工技術研究院綠色化工研究院直聘副教授李文鵬認為,當前,大化工面臨著“三高”(高能耗、高污染、高物耗)“一多”(事故多)“一大”(投資大)等問題;精細化工則存在著大而不強、不精細、更不化工和“粗放”(間歇生產、系統敞開、手動操作)等問題。為此,采用過程強化技術、高剪切反應技術、高效節能分離技術,促進河南石化行業智能制造水平和數字化轉型不失為企業今后探討和應用的方法。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河南省公司副總經理陳世偉表示,根據企業“生產安全難保障、設備連接高成本、平臺管理孤島化、終端升級難跟上“等痛點,聚焦化工園區安全監管、企業智慧生產兩大方向,積極打造端-管-云-用一體化產品體系,做好智慧化工和石化行業數字化轉型探索。
“心連心將聚焦服務和模式創新,以大數據為決策指導,整合農戶需求、土壤信息、作物結構、施肥習慣等數據信息,建立 ‘配肥站+化驗室+服務中心’三位一體的特色高效服務體系。”孫洪表示。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