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管控放開,進入后疫情時代,對被“禁錮”了快三年的實體經濟而言,機遇和挑戰來臨:
規上企業,船身大,抗風險能力就越強,越能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中穩穩前行;
而對中小規模企業來說,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競爭、較量和考驗重重。
元旦一過,江蘇誠功閥門科技有限公司依然是一番喜人景象:生產線始終處于高負荷穩定運行,工人們忙著進行各類產品包裝,一輛輛滿載產品的車輛不斷駛出廠區。
這樣的繁忙,讓公司高級工程師馮濤感慨良多。作為一名專注于高端閥門的數字研發人員,馮濤見證了企業的快速發展。
“一個小小的閥門做好了,一樣在細分領域令人矚目。今年誠功閥門實現了石油、天然氣等領域球閥的創新研發,攻克了不少‘卡脖子’技術,企業產值達到2.5億元,比去年同比上升30%。”馮濤說,未來,企業將繼續強化品牌力量,致力提升企業工業增加值率,爭取成為中國球閥制造業民營企業的單打冠軍。
事實上,在常州工業經濟版圖上,全市超6萬家像誠功閥門之類的工業企業,正用強悍的實力撐起常州工業的江山。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蓄滿后勁。全市建立“發現、培育、認定、扶持、監測”工作體系,打造一批專注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質量效益優的專精特新“小巨人”和市場占有率高的“單項冠軍”。
至今,全市擁有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32家,
數量居全省第一;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81家、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51家,數量居全省前列。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