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市場監管廳網站發布關于2022年燃氣灶具及配件產品質量專項監督抽查結果的通報。
據通報,為貫徹落實國家和自治區關于城鎮燃氣安全治理系列部署要求,加強燃氣灶具及相關配件產品質量監管,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自治區市場監管廳組織開展了2022年度燃氣灶具及配件產品質量專項監督抽查,抽檢結果如下。
一、基本情況
本次燃氣灶具及配件產品計劃抽檢120批次,實際完成120批次,不合格32批次,不合格發現率為26.67%。其中燃氣灶具抽檢79批次,不合格29批次,不合格發現率為36.71%;報警器抽檢14批次,不合格1批次,不合格發現率為7.14%;軟管抽檢21批次全部合格;閥門抽檢6批次,不合格2批次,不合格發現率為33.33%。
二、產品檢測依據及質量狀況
(一)燃氣灶具。依據GB 16410-2007《家用燃氣灶具》等標準,對燃氣灶具產品的氣密性、熱負荷、燃燒工況、安全裝置、使用性能等項目指標進行了檢驗,抽檢產品共79批次,其中29批次不合格,不合格項目主要為熱負荷和熄火保護裝置。
(二)可燃氣體探測(泄露)器。依據GB/T 34004-2017《家用和小型餐飲廚房用燃氣報警器及傳感器》等標準,對產品的結構、狀態指示、功能檢查鍵、報警音量、絕緣電阻、電氣強度、電源線強度等項目指標進行了檢驗,抽檢產品共14批次,其中不合格1批次,不合格項目為一般要求。
(三)燃氣用具連接用軟、波紋管。依據GB 29993-2013《家用燃氣用橡膠和塑料軟管及軟管組合件技術條件和評價方法》、HG 2486-1993《家用煤氣軟管》、CJ/T 197-2010《燃氣用具連接用不銹鋼波紋管》等標準,對產品的軟管結構、耐熱試驗、氣密試驗、拉斷試驗、低溫彎曲性能、耐液體性能、被覆層阻燃性等項目進行了檢驗,抽檢產品共21批次,合格21批次。
(四)減壓閥。依據GB 35844-2018《瓶裝液化石油氣調壓器》、CJ/T 50-2008《瓶裝液化石油氣調壓器》等標準,對產品的材料、結構、外觀等項目進行了檢驗,抽檢產品共6批次,其中不合格2批次,不合格項目均為結構和標志。
三、不合格項目的原因分析
本次抽檢不合格產品有燃氣灶具、可燃氣體探測(泄露)器和減壓閥3類產品。不合格項目原因分析如下:
(一)燃氣灶具。主要存在熱負荷和熄火保護裝置項目不合格。熱負荷項目不合格會造成用氣量增大,熄火保護裝置項目不合格會造成人員中毒或者氣體爆炸情況。熱負荷不合格原因:一方面是產品本身的工藝缺陷,燃氣噴嘴尺寸及相關部件指標無法達到設計熱負荷要求;另一方面是部分企業的產品為了迎合消費者在使用時喜歡大功率、大負荷灶具需求,未按照灶具的實際熱負荷數據在銘牌上標注,標稱熱負荷遠高于灶具實際的熱負荷。熄火保護裝置項目不合格的原因一般是企業為追求利益最大化,忽略了燃氣灶具使用過程的安全性,不安裝或安裝質量不合格的熄火保護裝置。
(二)可燃氣體探測(泄露)器。主要存在一般要求項目不合格。一般要求項目不合格會導致消費者在產品失效或過期后仍繼續使用,產品將失去燃氣泄露報警功能,對消費者造成人身財產損失。一般要求項目不合格原因是企業忽視了產品的設計要求,沒有按照產品標準要求進行設計生產制造。
(三)減壓閥。主要存在結構和標志項目不合格。中壓減壓閥的“結構(一般要求)”中要求調壓器設定狀態的調節部件應被封固,此項目不合格易引發安全事故。“標志”不合格容易導致使用者超期或未按要求使用,存在安全隱患。結構和標志項目不合格原因主要是企業對標準中該項目不重視,未按標準要求生產。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