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閥門領域二十余年,國內工業閥門最大制造商與出口商:
根據GIA、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20年我國閥門制造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26.9億美元(合人民幣約902億元),約占全球比重17%,預計到2026年市場規模達到182億元。紐威為國內最大的工業閥門制造商和出口商,產品品種覆蓋閘閥、截止閥、止回閥、球閥、蝶閥、調節閥、API6A閥、水下閥、安全閥和核電閥等十大系列,所用材料包括碳鋼、不銹鋼合金鋼等多種材質,規格型號達5,000多種,具備為石油天然氣、化工、電力等行業提供基本覆蓋全行業系列產品組合的能力。目前,國內中高端閥門進口依賴度仍然較高,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閥門進口金額約為75.9億美元,進口依賴度約為60%。根據公司年報,2020/2021年,公司營業總收入分別為36.3/39.6億元,其中國內銷售收入為17.1億/20.7億元,紐威作為國內工業閥門龍頭,國內市占率約2%,中高端閥門國產替代及市占率提升空間廣闊。
業務布局海內外,中高端客戶資源不斷提升:
公司具備覆蓋全球的多層次營銷網絡體系,在北美、南美、歐洲、東南亞、中東、西非等國家均設有銷售子公司或辦事處,2021年公司海外收入18.6億元,占總營收比重47%。客戶資源方面,公司已獲得全球十大石油公司合格供應商資格批準或者成為戰略供應商,與Shell、TOTAL、恒力石化、萬華化學、中石油、中石化等全球能源巨頭均展開深度戰略合作。此外,公司在多晶硅及可降解塑料市場也快速擴大,產品被使用到海風、氫能、地熱、生物能、核電等清潔能源開發項目中,助力全球能源可持續轉型。2022年公司承接的英國HPC項目順利完成驗收與發運,為國內首個成功為歐洲提供核級閥門的中國廠家。
高端閥門向智能化、自動化發展,公司在多個應用領域取得技術突破:
隨著全球工業制造智能化升級趨勢,閥門行業也在朝著智能化、自動化發展,并且隨著能源結構多元化轉型,閥門在可再生電力、氫能等新能源行業也被賦予更多期望。近年來,公司在深海閥門、核電閥門等高端工業閥門領域均取突破,此外,公司還完成了首批液氫閥門通過第三方測試并獲得訂單,完成首批大口徑硬密封全焊接球閥國產化,大口徑側裝式超低溫三偏心蝶閥順利通過驗收,高頻程控球閥技術再突破,高溫高壓浮動球閥成功通過勞氏船級社認證,為高端產品市占率打下良好基礎。
擴大蝶閥等高附加值閥門產能,進一步實現中高端閥門轉型:公司于2020年募集資金約7億元,投資新建紐威流體控制(蘇州)有限公司通安特殊閥門工廠項目、閥門零部件生產項目,主要用于生產嚴苛工況和特殊應用領域的蝶閥等高性能及附加值產品,項目建設周期為18個月,建成后可實現年產6萬臺的特殊閥產能,進一步實現公司產品向中高端閥門的轉型。新工廠在加工、裝配、壓力試驗、油漆等工序都已引進了先進設備,提高加工質量、加工精度及生產能力。
下游景氣度向好,國內外石油需求穩步增長,整體煉能及國內設備制造業快速發展。根據Mcilvaine,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閥門下游應用行業中,石油天然氣領域、能源電力、煉化、化工領域需求占比分別為17%/14%/13%/11%,合計占比超過全部市場需求的55%。根據錫裝股份招股書,“十三五”以來,我國煉化領域“量增質升”,煉油能力從7.9億噸/年升至8.9億噸/年,增長12.7%,按目前在建、已批準建設和規劃項目測算,2025年我國煉油能力將升至10.2億噸/年。受益于國家政策支持,除七大石化基地外,2016-2020年民營煉化企業產能從2.17億噸提升至2.48億噸,浙江石化、恒力石化、盛虹煉化等民營煉化企業產能崛起,具備成本優勢的國產閥門有望受益。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公司是國內工業閥門龍頭企業,隨著公司進口替代持續,下游景氣度提升,以及成本端的改善,預計公司營收端與利潤端均有望較快得到修復。我們預計公司2022-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41.53/47.54/55.91億元,歸母凈利潤4.57/5.64/7.27億元。對應PE分別為17.1/13.8/10.7倍,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