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青島西海岸新區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把高質量發展作為穩增長、惠民生的主要抓手,積極探索高質量發展新路徑、新模式,經濟發展活力和社會幸福指數不斷提升。今年前三季度,新區完成生產總值為3436.75億元,同比增長5.3%,分別高出全國、全省、全市2.3、1.3和1.2個百分點,在青島市前三季度“摘星奪旗”考核中綜合成績蟬聯第一,連續三年上榜山東“高質量發展先進縣”……“該新區正將國家級新區的優勢轉變為高質量發展的勝勢。”青島西海岸新區發改局黨組書記、局長曲艷陽說。
提升產業能級,夯實高質量發展硬支撐
近年來,該新區堅持向內挖潛,優化產業結構,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增強經濟發展活力和效益。先后印發了《關于加快建設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實驗區的行動方案》《青島西海岸新區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青島西海岸新區加快推進實體經濟振興發展三年行動方案》等文件,通過完善政策體系、搭建產業平臺、優化推進機制,全面振興實體經濟,提升經濟發展效率和韌性,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
11月21日,青島融合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投產儀式及青島光電產業園二期項目開工儀式舉行,將有效填補青島在光電顯示上游材料領域的空白,進一步提升青島在高端光電顯示領域的研發生產能力和國際競爭水平。
該新區圍繞“強芯擴屏”,深入研究產業鏈全景,結合新區產業基礎和發展現狀,強化產業布局,堅持引育并重全要素保障服務,“芯屏”產業強勢崛起。目前,新區集成電路和新型顯示產業規上企業已達30家,擁有青島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等2家“鏈主”企業,重點推進項目38個,總投資約1500億元,1-9月實現產值313億元,中國北方半導體及光電顯示產業發展高地垂直崛起。
近年來,該新區大力培育壯大以“芯屏”產業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四新”經濟量質齊升。上半年,“四新”經濟完成增加值721.35億元,同比增長14.14%;占GDP比重32.57%,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工業經濟動能充足,在全市授牌的首批47家先進制造業鏈主企業中,新區占半數以上;全區124個億元以上工業重點投資項目,總投資規模達到1618.8億元,截至10月份累計完成投資413.6億元。
推動體制創新,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為有效承接國家戰略,放大政策疊加效應,以體制機制創新為高質量發展賦能增效。
當前,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已經從傳統的拼資源、拼政策向拼營商環境轉變。近年來,青島西海岸新區不斷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營商環境優化提升、科技體制機制創新等六大領域改革,2022年度省級綜合改革試點任務清單確定的78項改革事項已全部啟動并取得實效,在自貿試驗區改革、打造全國一流營商環境等領域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創新成果。
近年來,該新區深入推進“十四五”服務業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工作,著力解決制約服務業發展的難點、堵點;探索實施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獲評青島市“兩業融合”試點區域;優化調整服務業產業結構和布局,近期將研究出臺《關于加快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打造具有新區特色的現代化服務業經濟體系。
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是支持重大項目建設的創新手段。新區充分利用政策性開發性基金、政府專項債、制造業中長期貸款、購置設備貼息貸款等金融工具,大力擴寬項目融資渠道,切實將國家政策紅利轉化為促投資、穩增長的發展實績。截至目前,新區政策性開放性基金兩輪過審項目28個,已簽約放款項目13個,投放資金約23.4億元;發行政府專項債項目56個,總投資約1200億元,發債金額145.4億元,居全市第一;國家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申報項目39個,總投資額和貸款需求量居全市前列;購置設備貼息貸款國家發改委過審項目18個,總投資49.9億元,總貸款需求23.8億元,獲批貸款需求額折算國家財政貼息約1.2億元,居全市首位。“項目融資渠道的有效拓寬對促進產業發展和投資增長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曲艷陽說。
強化項目支撐,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產出。青島西海岸新區牢固樹立“投資優先、項目為王”理念,持續開展投資攻堅,優化產業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涵養發展后勁。
2022年,該新區共有總投資2226億元的95個項目列入省市重點項目,項目數量、規模均位居全市第一。截至10月底,69個實施類項目已全部開工,累計完成投資515.4億元,充分發揮了重點項目對全社會投資的引領帶動作用。
在項目招引建設上,該新區大力挖掘儲備項目潛力,對部分條件成熟的大項目,主動靠前服務,加快推進項目前期工作,建立項目從引進到落地的全流程跟蹤督導機制,一批批投資規模大、帶動引領強、發展質效優的“雙招雙引”項目在新區落地開花。今年三季度,新區引進50億元以上項目3個,其中100億元以上項目1個。今年新增上市公司國新健康、過會企業三祥科技,文達通晉級創新層,優派普完成新三板掛牌。(陳蔚 楊華)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