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儲能技術的成熟和成本下降,近兩年儲能市場開始高速增長。
國際能源的嚴峻形勢使海外儲能市場發展潛力巨大。2022年因歐洲能源成本和電價的逐年攀升,疊加海外大型停電事件,用電成本高和供電穩定性差帶來儲能市場超預期的爆發。我國儲能相關產品也在海外熱銷,中國證券報消息,今年前9個月,我國鋰離子蓄電池出口額349.11億美元,同比增長83.3%,已超過2021年全年水平。
加上國家一系列8月,國家工信部《關于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及,能源電子產業成為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力量,其中包括開發安全經濟的新型儲能電池,研究大規模大容量高效儲能等。
面對國內外儲能產業發展表現出來的強大動能,表計企業也展開自己在布局.......
一、表計龍頭企業在儲能行業
關于怎么做儲能,表計企業們依托自身優勢,走出了各具特色的風格和方向。
與電池企業的合作延伸
億緯大家都很熟悉,就是表計行業電池起家的。近年來在儲能的東風下,億緯和各大表企的合作演化出了儲能新路徑。
穩定CP:林洋億緯&億緯林洋
1、林洋能源自2015年就已開始布局儲能領域,近年來更是加速推進儲能業務。
2、2020年9月,林洋與億緯共同出資成立了江蘇林洋億緯儲能科技有限公司,其中林洋控股85%,億緯參股15%,主要圍繞新能源發電配套儲能、用戶側儲能、用戶側光儲系統、調峰調頻儲能系統等應用場景。
3、2021年6月,林洋能源與億緯鋰能控股子公司湖北億緯動力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江蘇億緯林洋儲能技術有限公司,其中億緯控股65%,林洋參股35%,雙方共投資不超過30億元建設了年產能為10GWh的磷酸鐵鋰儲能專用電池生產基地,并于2022年11月18日上午在江蘇啟東正式舉行投產儀式。
4、最近,江蘇林洋億緯儲能科技有限公司預中標中國電力國際發展有限公司新源智儲2022年度儲能設備第二次框架招標項目——儲能電池預制艙2的40%。該標段采購為框架采購,招標容量為500MWh-1000MWh,其中采購容量500MWh,備用容量500MWh。根據預中標報價測算,預計林洋億緯此次合計中標金額約5億元,占公司2021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9.44%。
新CP:華立&億緯
10月19日上午,華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在杭州五常華立科技園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旗下杭州華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與武漢億緯儲能有限公司作為此次簽約主體,正式在新能源儲能領域達成項目合作意向。本次億緯鋰能與華立科技進行項目合作簽約,是雙方就能源結構調整、能源體系建設、儲能產業發展趨勢下作出的重要戰略規劃。
二、自己搞:開發獨立公司/新品牌/新產品
乾程成立百思科
2021年03月19日,乾程成立的新能源公司百思科新能源技術(青島)有限公司,成為清潔能源領域領先的電池儲能產品和解決方案以及綜合能源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
2022年10月18日,百思科舉行了新產品戶用儲能的下線儀式,百思科戶用儲能產品是目前北方地區首家進行自主研發并成功下線的機型,并成功通過了產品TUV認證,填補了德國并網認證在北方地區的技術空白。同時,乾程集團新能源品牌BESCORE(百思科)首次亮相英國市場,標志著BESCORE儲能產品經過多年的研發論證,已經達到歐洲使用標準,并正式登陸歐洲市場。
正泰電源與正泰集團
上海正泰電源公司是正泰集團光伏發電產業鏈中的重要一員,于2009年成立,是國內較早進入儲能行業的企業之一,致力于為新能源及電力行業提供性能優異的光伏逆變與儲能變流等設備,產品陸續通過新能標、UL、EN、IEC及KS等多項國際權威的認證測試,儲能安裝量超過500MWh。
近期,正泰電源針對地面電站儲能應用場景,推出了以雙重模塊化為核心的光伏逆變器和儲能PCS,又研發了具有高集成、安全、高效、友好的POWER BLOCK儲能系統解決方案。
威勝的儲能業務的發展
威勝控股發布公告,于2022年11月2日,該公司的附屬公司威勝電氣有限公司成功中標中國電建湖北省電力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潛江市漁洋光伏電站共享儲能設備采購項目,采購規模為50MW/100MWh,合同金額為人民幣1.36億元(約1.48億港元),這也是威勝電氣今年獲取的第10個儲能(含光儲一體化)合同。
截至11月,威勝電氣本年度在國內及海外累計簽署的新型電化學儲能合同已達452.6MWh,合同總金額約人民幣7億元(約7.61億港元),涵蓋了各類應用場景,包括發電側新能源集中配儲,電網側共享儲能,工商業用戶儲能,以及可可西里三江源保護站這樣的光儲一體化獨立離網系統,是極少數擁有儲能系統全面解決方案和產品研發制造能力的企業。
三、合作之收購與被收購
美的收購科陸股權,向儲能領域擴張
科陸電子2009年開始涉足儲能領域,目前是中國目前最大的儲能玩家之一??脐戨娮釉趦δ苜惖乐屑婢咦匝屑夹g、項目經驗、海外認證、渠道資源等方面能力,同時也在系統集成和儲能變流器市場中排名靠前。
2021年12月,科陸電子發布定增公告,擬募資22億元用于年產6GWh儲能系統建設項目和年產5GW儲能變流器擴產建設項目等。
2022年5月,科陸電子發布公告稱,美的集團將通過“委托表決權+定增”的方式,從深圳資本集團手中拿下科陸電子實控權,具體來看,美的集團整體投入資金約為22.23億元,以持有科陸電子29.96%的股權及表決股,成為科陸電子控股股東。10月18日晚,科陸電子發布公告稱,美的集團收購該公司股權案已通過反壟斷審查。
科陸電子認為美的收購后,公司有望與集團內部綠色戰略布局協同發展,并借助美的的平臺資源拓展公司海內外客戶。美的也將把科陸電子作為開展能源管理業務的主要平臺之一,并基于此進一步向儲能領域擴張。
四、儲能賽道的熙熙攘攘
那既然儲能市場這么火爆,那“大哥”帶頭無腦入行不行?
當然不行,首先從行業競爭來說,現在基本上是各路“大哥”都想來分一杯羹:各大能源公司紛紛加入-比如前兩個月南網儲能就剛剛上市;咱們上文提到的美的之外,還有格力、海爾、海信、TCL、創維和長虹等越來越多的家電巨頭也開始將目光轉向儲能。而未來,行業競爭只會更殘酷。
其次國內儲能市場仍舊缺乏好的盈利模式,“增收不增利”“劣幣驅除良幣”等問題始終困擾儲能行,。目前國內做儲能企業的都把眼光放在了海外市場。
不過好的是,目前海外市場需求大,利潤可觀,據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預測,預計“十四五”儲能鋰電池的總出貨量年復合增長將超過50%,到2025年,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將逼近500GWh。但與此同時,也要面臨全球儲能市場大戶-歐美對儲能相關產品門檻也更高。
所以對表計企業想進入儲能市場來說,想進入走的更穩、更遠,是機遇更是挑戰!如何提升自身的實力,拓寬海外渠道都是必要的修煉。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