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立20年,陳曉宇將浙江力諾從一家不到30人的企業逐步壯大,并先后登陸新三板和創業板。
進入資本市場后,浙江力諾并非一帆風順,公司先后經歷了兩個低潮期,隨后業績又迅速回暖。并且,2021年以來,公司業績形勢喜人,試圖破解發展周期。
9月18日晚間,浙江力諾發布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顯示,業績指標考核以2021年為基數,2022年至2024年營業收入增長分別為10%、20%和40%,凈利潤增長分別為10%、20%和40%,這兩個條件需滿足其中一個。
如果浙江力諾2024年能完成營收目標,公司營業收入將達到9.63億元,向10億元大關邁進。
“兩落兩起”進入行業第一梯隊
浙江力諾創辦于2003年1月,當時,陳曉宇在一家頗具規模的閥門廠任廠長助理,因感覺與上一代企業管理者的理念存在差異,他毅然辭職,與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開始創業。
“我們的第一個廠房,面積僅900平方米,員工數量不到30人。”憑借前期積累的經驗和年輕人特有的干勁,陳曉宇在閥門行業如魚得水,第一年就實現銷售額2000多萬元。
經歷過“野蠻成長”時期,也熬過“零增長”時期。期間,浙江力諾經歷4次搬遷,銷售額也突破億元。
發展上的“順風順水”,并沒有讓陳曉宇“安于現狀”。2010年,浙江力諾啟動股改,然后嘗試邁向資本市場。
2014年7月22日,浙江力諾成為首家登陸新三板的溫州企業,構建起現代企業管理體系。公司市場也開始向多元化發展,制漿造紙閥門比例下降到30%,能源、化工、生化、環保、煤化工和礦山等行業的比例穩步提升。
不過,在新三板掛牌后,浙江力諾也迎來第一個低潮期,2014年至2016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25億元、2.28億元和2.2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97%、1.33%和-1.80%;同期,凈利潤分別為2693.76萬元、1428.84萬元和1717.15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7.51%、-46.96%和20.18%。
不過,隨后,在2017年到2018年,浙江力諾業績增長出現了小高潮,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01億元和4.5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4.57%和51.22%;凈利潤分別為3154.27萬元和7202.4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83.69%和128.34%。
2020年6月,浙江力諾又成功在創業板上市,但上市前后公司經歷了第二個低潮期。
2019年至2020年,浙江力諾營業收入分別為4.52億元和4.7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0.76%和3.83%;凈利潤分別為6777.67萬元和6208.34萬元,同比分別增長-5.90%和-8.40%。
到2021年,浙江力諾抓住市場機遇,業績迅速回暖,全年實現營業收入6.88億元,同比增長46.53%;凈利潤8526.56萬元,同比增長37.34%;扣非凈利潤8155.78萬元,同比增長45.56%。
進入2022年,浙江力諾延續了增長勢頭,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13億元,同比增長38.1%;凈利潤4325.21萬元,同比增長11.51%;扣非凈利潤4019.30萬元,同比增長4.66%,屬于國內控制閥行業第一梯隊。
推激勵計劃延續增長勢頭
目前,浙江力諾主營工業控制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能夠設計和生產適用于不同行業、不同市場需求的控制閥產品,提供個性化、多樣化、系統化的控制閥解決方案。
近年來,浙江力諾研發投入不斷加碼,2019年至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1560.05萬元、1601.58萬元、2770.27萬元和1355.78萬元。
截至2022年上半年,浙江力諾共持有專利81項,掌握了包括球閥、調節閥、蝶閥及閘閥等多個系列產品的核心技術。
浙江力諾還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浙江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中心、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浙江名牌產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受宏觀環境影響,尤其是新能源行業的快速發展,其對閥門需求持續上升,2022年上半年,浙江力諾鋰電、多晶硅等行業的營業收入為1.22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29.50%。
按照浙江力諾掛牌后的經歷,公司每兩三年就陷入增長乏力期,又迎來新的發展,而當下公司想延續增長勢頭。
9月18日晚間,浙江力諾發布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擬向激勵對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數量總計274萬股,占本激勵計劃草案公告日公司股本總額1.36億股的2.01%,授予價格為8.20元/股。
浙江力諾介紹,本激勵計劃的激勵對象總人數共計21人,為公司公告本激勵計劃草案時在公司任職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董事會認為需要激勵的其他人員。其中,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陳曉宇獨攬75萬股,占本計劃限制性股票總量的比例達27.37%。
浙江力諾的業績指標考核以2021年為基數,2022年至2024年營業收入增長分別為10%、20%和40%,凈利潤增長分別為10%、20%和40%,這兩個條件需滿足其中一個。
如果浙江力諾2024年能完成營收目標,公司營業收入將達到9.63億元,向10億元大關邁進。
來源:長江商報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