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當王文敏回鄉(xiāng)的列車緩緩啟動,她就已經(jīng)開始懷念剛剛結(jié)束的培訓時光了。她怎么都沒想到,自己有一天能走出大山來到北京,更不會想到中國石油的扶貧給自己的人生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她說這一切都源于和中國石油的善緣:“我是中國石油扶貧項目的見證者,更是受益者。”3年前,還身為記者的她第一次來到貴州省習水縣醒民鎮(zhèn),報道中國石油為當?shù)佚堮R小學修建公路的扶貧項目,當?shù)氐呢毨С潭葞Ыo她很深的觸動,所以后來選擇支教機會,她毅然去了醒民鎮(zhèn)。去年9月,中國石油在當?shù)氐尼t(yī)療就診扶貧項目“紅”遍全鎮(zhèn),她無意間又得知了中國石油定點扶貧縣教師培訓項目:“因為中國石油的扶貧,我當上了教師,來到了北京……”
去年10月,中國石油定點扶貧縣教師培訓項目正式啟航,12名教師千里迢迢從貴州、河南、江西的偏遠小縣城,懷著共同的教育理想?yún)R聚北京,在171教育集團進行為期一個學期的浸入式學習。
這是中國石油首次同北京171教育集團開展教育扶貧合作,也是精準扶貧工作的一次有益嘗試。近年來,中國石油始終在探索教育扶貧助困的新路子:如何讓教育扶貧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如何更能實質(zhì)性地提升貧困地區(qū)教育水平?如何對貧困地區(qū)孩子的人生產(chǎn)生更深遠影響?
“扶貧必須扶智,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最重要途徑,而教師是教育鏈條中最關(guān)鍵的一環(huán)。”中國石油定點扶貧與對口支援工作領(lǐng)導小組辦公室有關(guān)負責人說。比起以往給貧困地區(qū)學校修教室、送書包等硬件幫扶方式,這次選擇與北京享有盛譽的171教育集團牽手,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幫助貧困地區(qū)教師提升業(yè)務水平,影響和帶動貧困地區(qū)教育發(fā)展,具有更深遠的意義。
來自河南范縣的教師郝秀芹感慨道:“從教20多年來我參加過很多培訓,但能在一線城市進行如此長時間系統(tǒng)的學習,還是第一次。”因為機會難得,12名教師如海綿吸水般拼盡全力汲取各方教育精華。除了跟隨指定“師傅”學習教學常規(guī)、聽取教學管理講座、參加區(qū)教研活動之外,教師們還利用業(yè)余時間跑去各大高校聽名師講座。
能力就在每一天的努力中從量變到質(zhì)變,教師們都收獲滿滿。白秀娟是來自河南范縣一所中學的校長,培訓帶給她很大的教學管理啟發(fā):“我發(fā)現(xiàn)171中學之所以教學效率高,關(guān)鍵在于其完善的監(jiān)督機制,這一點是我之前管理工作中所忽略的。”只有一年教齡的王文敏也掌握了更多有效、科學的教學方法,備課思路也從稀里糊涂變得井井有條。
除了管理和教學方式的提升,教師們也更加體會到“愛的教育”的深意。171教育集團“有層次無淘汰”的教育理念讓他們感受到一種不同于以往的教育情懷。“尊重孩子智力和進步大小的差異,承認孩子的差距,更加關(guān)注孩子心靈的成長。”江西省橫峰縣的教師胡友娟解釋道。
這對于貧困地區(qū)的教師尤為重要。面對缺乏父母關(guān)愛的留守兒童,如何通過愛的教育打開孩子們早已緊閉的心靈,是比教授知識更加艱難的任務。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個好教師就好似貧困地區(qū)的星星之火,用自己的光熱影響身邊更多的教師,用自身的光亮指引孩子們走出山村、走上更廣闊的人生道路。中國石油希望通過一點一滴的教育扶貧,點燃更多的星星之火……
標簽:
相關(guān)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