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下午和1月25日上午,出席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年度工作會議的代表,分為油田、煉油、化工、油品銷售、石油工程、煉化工程、科研、境外單位等12個討論組,圍繞王玉普董事長的工作報告和“十三五”規劃綱要報告展開認真討論。
集團公司領導王玉普、李春光、章建華、王志剛、戴厚良、徐檳、劉運、張海潮、焦方正、馬永生分別參加相關分組討論。與會代表一致表示,過去5年,面對復雜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集團公司圍繞建設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愿景目標,齊心協力,真抓實干,推動各項事業穩中有進,穩中有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雖然集團公司面臨復雜嚴峻的內外部挑戰,但越是困難越要堅定信心,要認識到機遇與挑戰并存,抓住轉方式調結構、提質增效升級的重要窗口期和機遇期,增強憂患意識和使命意識,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爬坡過坎,攻堅啃硬,全力打贏轉方式調結構攻堅戰。
油田板塊:切實認清形勢、放棄幻想,堅決打好“戰寒冬、求生存、謀發展”攻堅戰
油田板塊代表一致認為,從“十二五”整體看,上游企業發展總體平穩,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壓力空前、挑戰巨大,生存問題已實實在在擺在面前,必須切實認清形勢、轉變觀念。發展上,要堅決摒棄等靠高油價的幻想,樹立不靠油價靠作為的意識,切實由“以產量論英雄”向“以效益論英雄”轉變;勘探上,要由注重儲量的數量向注重儲量的質量和價值轉變;生產經營上,要由以產量安排預算向以效益安排預算轉變,探索建立以總會計師為龍頭的預算管理體制機制;專業化隊伍建設上,要由以服務油田為主向服務油田、服務市場并重轉變。
油田企業代表紛紛表示,將認真總結過去一年降本增效的好做法,堅決打好“戰寒冬、求生存、謀發展”攻堅戰。要全力抓好高效勘探,尤其抓好天然氣高效勘探,尋找更多的優質資源,實現增量創效。全力加快天然氣規模上產,打造新的增效點。老油田存量增效上,要以不減少技術可采儲量、不破壞開發井網、維護好地面生產系統、保持好生產能力為原則,適當優化產量,推廣低成本技術,提高開發效益。要充分發揮人力資源、技術資源、隊伍資源優勢,走出油田,走向市場。要以專業化隊伍建設和機制配套為重點,深化油公司改革。
煉油板塊:增強危機感、緊迫感、使命感,提升資產質量,推進油品升級,走高端綠色低碳之路
煉油板塊代表認為,新的一年國內外經濟形勢仍然嚴峻,煉油板塊壓力依舊不減。煉油板塊要認真貫徹落實好年度工作會要求,增強危機感、緊迫感、使命感,統籌兼顧,協調發展,鼓足干勁,共克時艱。
大家紛紛表示,要站在全局高度,提高煉油資產質量,推進成品油質量升級,提高輕油收率,降低柴汽比,優化煉油板塊內部結構,加快一體化項目推進,走高端綠色低碳發展之路。
要有所為有所不為,關停低效無效老舊裝置,進一步激活企業發展活力。要抓好裝置大修工作,未雨綢繆,優化方案。要強化“三基”工作,抓好安全生產、環保工作,落實“嚴細實”作風要求,確保裝置的安穩長周期運行,同時積極推進“碧水藍天”環保專項行動。要更加注重價值引領,加強內部挖潛,向管理要效益,打破部門管理和效益圍墻,實現整體效益最大化。
要抓好部分企業的重點煉油改造項目,全面完成國5車用汽柴油升級改造,進一步推動海外煉油產能合作。要集思廣益,克服困難,走出城市型煉廠發展困境,進一步提升安全環保水平,優化結構,提升質量,讓社會滿意、人民滿意。要主動作為,不等不靠不要,加大對科技開發和科研人員的激勵力度,加快把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化工板塊:轉變觀念,立足效益,探索新機制體制,推進化工產品提檔升級
化工板塊代表表示,企業領導班子要準確判斷市場環境整體變化情況,轉變思想觀念,立足于提升效益,立足于發揮中國石化上中下游一體化的優勢,為企業制定科學合理、全面前瞻可操作的“十三五”規劃。
大家紛紛表示,化工板塊要把結構調整視為重中之重,積極探索新產品開發、精細化工發展新體制新機制,鼓勵企業開展試點,充分調動產銷研各方面的積極性,推進化工產品提檔升級;積極推進原料多元化,進一步去產能、去庫存,應對市場供應過剩;要狠抓安全工作保效益,實現整套裝置平穩優化運行,做好新裝置開車、舊裝置檢修及環保升級改造工作;要積極與科研院所、高校等開展合資合作,優化資源配置,盤活存量資產;細分化工產品和客戶,采取差別化營銷策略,著力開發優質終端客戶,努力提升效益;要強“三基”、抓黨建,進一步明確責任,通過黨建工作穩步推進企業生產經營管理。
在煤化工方面,要抓好當期效益、完善當期目標,積極研發煤化工核心技術以實現降本降耗、環保發展;要穩步推進部分項目建設,努力實現中國石化煤化工、石油化工項目優勢互補。
油品銷售板塊:緊盯市場,奮力打拼,踢好全產業鏈創效的“臨門一腳”
油品銷售板塊代表表示,工作會報告對油品銷售板塊未來發展所面臨形勢做了詳細分析,前瞻性很強。低油價形勢下,原油批發和零售價差增大,資源過剩嚴重,原油走私再度抬頭。同時,當前經濟下行趨勢明顯,沿海工廠開工不足,需求不旺,這些都給銷售板塊今年的工作帶來嚴重挑戰。
隨著競爭日益激烈,市場越來越成為最稀缺的資源。代表表示,銷售系統是產業鏈終端,也是市場前沿,必須緊盯市場,奮力打拼,踢好全產業鏈創效的“臨門一腳”。因此,一切工作都要向價值聚焦,加強成品油嚴重供過于求環境下的營銷策略研究,牢牢把握“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帶來的發展機遇,發揮自身優勢,加快結構調整,全力做大零售,提高創效能力,同時要加強同煉油企業的溝通,站在全產業鏈的高度看問題、想辦法、謀出路。
代表紛紛表示,員工是真正的英雄,要充分調動干部員工的積極性,一方面要把壓力層層傳遞下去,不斷增強干部員工的緊迫感和危機感。一方面要創新體制機制,充分認識到“互聯網+”和“加油站+”的機遇,為干部員工提供平臺,努力讓員工成為“創業的老板”。
大家一致認為,油品銷售要盤活存量,用好現有資本,充分利用資本市場,提升國有資本價值,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不斷提高國有資本的控制力和影響力。要切實轉變思路,加強調研,重點抓好店內銷售、重點商品銷售和網上銷售,進一步提升中國石化易捷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石油工程:拋棄“三個幻想”、改變“三個不到位”,攻堅克難,以改求生
石油工程代表紛紛表示,必須加緊樹立信心、轉變觀念,拋棄“三個幻想”、改變“三個不到位”。
當前是石油工程寒冬期,業務量大幅萎縮,廣大干部員工真正體會到寒冬期的生存挑戰。大家對市場的認識進一步加深,對優化資源配置更為迫切,對改革調整期望更為迫切。市場是根、服務是魂,石油工程板塊要下大力氣把海外工作放在更重要位置,加快引進技術合作,與油公司抱團取暖,拓展合作空間,暢通人才通道,盤活現有人才資源。
大家紛紛表示,要建立一套與業務結構,與新常態要求,與從嚴管理、依法治企相適應的體制機制,依靠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全力搞好市場二次開發,全力降本增效,全力保效益。同時要弘揚石油石化優良傳統,抓好外部市場隊伍建設。積極推進服務轉型、經營升級、能力提升、人才培養。
代表一致認為,在量價齊跌的市場形勢下,石油工程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期,不變一定沒有出路。 2016年市場形勢更為嚴峻,要打破傳統體制機制上的壁壘;要把危機意識和壓力意識傳遞到每一名員工;要努力提升外部特別是海外市場份額;要精打細算降成本,降成本比開拓市場更容易,更有空間;要強化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將風險識別、隱患治理融入生產經營各個環節;要強化安全管理,真正賦予安全總監和安全督察大隊現場整改、處置的權力;要細化落實“三基”工作。
煉化工程:開發有質量有效益的市場,做強做大高端特色業務,成為“走出去”主力軍
煉化工程代表紛紛表示,低油價帶來的市場寒冬期將持續很長時間,未來工程服務的盈利空間將進一步壓縮。煉化工程板塊要充分認清自身的優勢和劣勢,一方面把優勢做強做精,另一方面要主動探索,穩健轉型,以積極的姿態面對困難和挑戰。
代表紛紛表示,要進一步發揮好煉化工程一體化協同優勢,全力開拓外部市場特別是海外市場,堅持靠質量贏得客戶,用服務開拓市場。要加強國際市場風險的研判和境外項目的法律風險研究,提升項目質量安全水平、管控水平和屬地化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努力成為中國石化“走出去”主力軍。同時,要特別注重開發有質量有效益的市場,走出低端競爭區,加大決策程序管理和技術保護力度,努力優化外部市場環境,做強做大高端和特色業務。
代表一致認為,要推進煉化工程服務“走出去”,必須將技術進步作為核心驅動,著力聚焦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突破傳統思路,推進體制機制改革,提高人才國際化水平,加大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通過激勵機制進一步增強員工的創新意識,建設從觀念到技術都能適應國際化經營的海外人才隊伍。
科研單位:完善科技體制機制,加強科技攻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
科研單位代表認為,現在,中國石化的企業生態發生了巨大變化,面對低油價和產能過剩的沖擊,“十三五”期間科研單位應該落實好工作會要求,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提高技術發展和技術服務能力。
大家紛紛表示,在體制機制改革方面,研究院要建立更加靈活的用人機制,繼續推進項目長負責制。落實國家科技創新激勵辦法,探索解決工資總額限制科研人員激勵經費的問題,努力把蛋糕做大。在科研領域既要鼓勵適當競爭,也要統籌資源,發揮一體化優勢,實現資源共享和人員流動。針對上游專利技術現場試驗困難的瓶頸,要加快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平臺,縮短科研開發周期。
在科研成果轉化方面,要加快科技實力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做好研產銷結合,增強中國石化對消費市場的引導能力,形成新的增長點。在科研業務鏈條中,重視需求導向,發揮企業在立項中作用,充分體現市場需求。
科研單位代表認為,在發揮創新驅動和引領作用方面,上游研究院要研究低油價下實現降本增效、高效開發的新技術。化工技術要支撐企業調整產品結構,實現基礎產品降低成本,努力開發節能環保產品,實現產業鏈延伸和高端產品差異化。煉油技術要適應低油價煉制的現實需求,面對外國企業和民營企業對中國石化業務的沖擊,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科研實力,提高技術門檻,形成核心競爭力。
境外單位:統一協調形成合力,做優做大國際貿易和倉儲業務,因地制宜做好境外機構單位黨建工作
境外單位代表認為,油價震蕩波動使境外投資的風險進一步加大,在低油價長期持續的形勢下,海外業務既面臨嚴峻挑戰,也同樣蘊藏著發展機遇。要從中國石化上中下游一體化優勢中挖掘效益潛力,境外代表處要齊心協力發揮好搭建公共平臺的作用,建立統一協調機制,強化服務職能,使不同地區的企業、不同板塊的業務單元擰成一股繩,形成合力,打包“走出去”,真正體現中國石化一個品牌的優勢和實力。
代表紛紛表示,可以利用低油價低成本時機發展倉儲物流業務,整合境內外資源,探索開展倉儲運作的新模式,提高運作效率和水平,挖掘新的利潤增長點,同時抓住機遇找到好的項目,做出充分合理的評價論證,收購部分優質資產。
針對境外機構單位黨建工作,大家紛紛表示,要充分認識境外黨組織建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明確境外黨組織建設方案,通過黨組織把集團公司的聲音、政策傳遞出去,避免境外黨組織建設虛化、淡化、弱化。境外機構單位黨建工作要因地制宜,注重實效,和每個國家的國情相結合,一國一策,采取差別化措施,使黨建工作充分融入所在國家和地區業務的開展。特別要重視企業文化體系建設,企業文化應當更加貼近境外經營實際,一方面真誠地做好服務境外員工的工作,另一方面通過加強跨文化融合和團隊建設,用優秀的企業文化提升境外員工的凝聚力,引領境外業務健康發展。
代表一致認為,做好境外機構單位黨建工作的關鍵是落實好黨組織的主體責任和黨員領導干部“一崗雙責”,注重發揮好黨組織的監督保障作用。建議每季度定期召開境外黨組織聯席會,定期開展境外單位黨員領導干部述職和黨風建設座談會,加強境外黨員領導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黨性黨紀教育培訓,不斷強化紀律和規矩意識,確保境外單位依法經營、合規管理、規范運行。(俞國明 劉江波 程強 李詩曉 寧彬 徐徐 許帆婷)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