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公司2015年“保增長 謀發展 強基礎 抓黨建”工作綜述之五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2015年,創新驅動發展理念,引領中國石化科技系統緊緊圍繞保增長、保效益這一中心,抓當前抓未來,突出重大技術攻關,強化基礎前瞻研究,取得可喜成績。
王玉普董事長指出:“在經濟新常態和低油價下,公司發展面臨嚴峻挑戰和很多困難,簡單靠規模擴張的粗放式發展難以為繼,只有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為主轉向創新驅動為主,才能實現更有質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續的發展。”
面對異常嚴峻的生產經營形勢,集團公司積極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自主創新,重點跨越,綠色低碳,引領新興,差異特色,支撐一流”科技戰略,讓科技創新成為引領未來發展的支撐力量。
科技創新成果豐碩
2016年1月8日,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隆重舉行。中國石化“高效環保芳烴成套技術開發及應用”項目獲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是今年3個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之一,也是中國石化第二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最高獎項。
同時,燕山石化“乙烯三聚制1-己烯新型催化體系及成套工藝技術”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中石化石油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江漢油田、江漢石油工程等完成的“超高壓大功率油氣壓裂機組研制及集群化應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此外,石家莊煉化參與的“含高濃度分散相的攪拌反應器數值放大與混合強化的新技術”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在2015年國內企業(不含港澳臺)發明專利授權排行榜上,中國石化以2844件位居榜首。此前,在第十七屆中國專利獎評選中,股份公司和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的“一種重質油及渣油加氫轉化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獲得中國專利金獎。
2015年10月,國土資源部公布第四批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先進適用技術名單,中國石化5項技術入選,分別為:江漢油田“涪陵頁巖氣田‘井工廠’開發技術”、勝利油田“低滲透油藏仿水井注水開發技術”、中國石化股份公司“氣田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以及中原油田“異常高壓特低滲透油藏天然氣驅提高采收率技術”“污泥填充凝膠顆粒的研制及工業化應用技術”。
同月,科技部公布第三批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名單,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的綠色化工與工業催化國家重點實驗室、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的頁巖油氣富集機理與有效開發國家重點實驗室榜上有名。
此外,在第二十一屆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評選中,中國石化10項成果獲獎,其中股份公司《大型企業集團內部診斷服務管理》、鎮海煉化《以打造世界一流企業為目標的智能型煉化工廠建設》獲得一等獎,另有8項成果獲得二等獎。
在前不久召開的中國石化2015年度“十條龍”科技攻關工作會上,5個項目“出龍”、 7個項目“入龍”。這一年,“十條龍”攻關工作成果豐碩,覆蓋勘探開發、煉油化工、環保及儲運等方面。其中,LCO加氫—催化裂化組合生產高辛烷值汽油或輕質芳烴技術完成工業試驗,為降低柴汽比提供新途徑;氣液法聚乙烯工藝成套技術開發自主知識產權的成套技術并完成工業試驗,開發7種己烯共聚牌號。此外,涪陵地區頁巖油氣勘探開發關鍵技術、川東南深層頁巖氣鉆完井及壓裂技術、碳酸鹽巖縫洞型油藏提高采收率技術、多產輕質油的IHCC技術、沸騰床渣油加氫技術、超仿棉短纖維成套技術、化工裝置尾氣綜合治理技術等取得顯著進展。
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推廣步伐加快
“創新必須落實到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創造新的產品上,要把創新成果變成實實在在的產業活動。”9月,在集團公司第三屆科技委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王玉普強調。
12月14日,第二屆“閔恩澤能源化工獎”頒獎典禮暨學術報告會舉行。王玉普在講話中說,中國石化將按照現場試驗、推廣應用、攻關研究三個層次,聚焦若干重大專項,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堅持一體化、市場化,完善科技體制,創新科研機制,突出競爭與激勵,強化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三位一體的結合,實現創新支撐引領發展。
2015年,創新成果轉化成為總部和各企業科技工作的著力點??萍季€條堅持與生產實際緊密結合,讓科技真正服務企業、提高效率,真正轉化為生產力。
催化裂化柴油選擇性加氫飽和—選擇性催化裂化組合生產高辛烷值汽油或輕質芳烴技術(LTAG)是一項關鍵時刻開發、非常適合當前形勢,投資少、見效快,能夠立竿見影解煉化企業燃眉之急的重大技術。2015年下半年,LTAG技術推廣工作啟動。燕山石化、青島石化、北海煉化、濟南煉化、廣州石化、滄州煉化等22家企業實現LTAG改造方案銜接。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2015年,科技的支撐引領作用得以有效發揮。12月29日,中國石化在重慶宣布: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中國石化涪陵頁巖氣田順利實現50億立方米/年產能建設目標。這離不開理論和技術創新。中國石化創新提出“二元富集”理論,建立了選區評價標準;創新集成以頁巖氣藏綜合評價、水平井優快鉆井、長水平井分段壓裂試氣、試采開發和綠色開發配套為主的涪陵頁巖氣開發技術體系,消除頁巖氣勘探開發的技術瓶頸,為我國頁巖氣大規??碧介_發奠定了理論和技術基礎。
近年來,石油工程公司形成頁巖氣勘探開發工程集成配套技術、高酸性油氣藏勘探開發工程集成配套技術、深層油氣藏勘探開發工程配套技術、致密油氣藏勘探開發工程集成配套技術、灘淺海油氣藏勘探開發工程集成配套技術、煤層氣開發工程集成配套技術等6套集成配套技術,為我國50億立方米頁巖氣產能建設、120億立方米高酸性氣田投產、300萬噸灘淺海油氣田建設等提供了有力支撐,石油工程公司一體化全產業鏈服務能力顯著增強。
此外,基層技術創新如火如荼,技術幫扶有力有效,為提質增效升級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穩扎穩打推進科技工作頂層設計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中國石化積極謀劃“十三五”乃至更長時間的發展,積極制定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
王玉普指出,未來一段時間,中國石化的主要任務就是轉方式、調結構、提質增效,邁向中高端。我們要緊緊圍繞這一主要任務,把握科技發展的趨勢,按照主動跟進、精心選擇,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方針,找準方向和突破口。既要貼近生產,支撐現有業務提質升級,又要著眼長遠,引領公司未來發展。
2015年4月,集團公司發布《中國石化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方案》,要求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努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通過科技體制、機制創新,推動科技創新、技術進步,以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支撐引領公司實現轉型發展。
這一年,中國石化按照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思路,切實推進企業創新主體建設,完善科技創新矩陣式管理體制,建立健全企業主動創新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加強企業科研體系和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加強知識管理與知識產權管理。
這一年,中國石化把人才培養放在科技創新最優先的位置,不斷完善人才培養和人才使用、評價等機制,努力打造一支優秀的科技人才隊伍。同時,抓好領軍人才的培養,積極為有能力、有潛力的科技人員搭建平臺,多方面給予支持和幫助,著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學家和行業內有重要影響力的創新人才。
這一年,中國石化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通過創新培育發展新動力、塑造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努力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強、人強我優。
據介紹,集團公司確定“十三五”期間將重點突破頁巖氣勘探開發技術、大幅度提高油氣采收率技術等20項支撐技術,為生產經營提供技術支持,著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 (記者俞國明 李詩曉)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