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部1月13日在其網站發布了《中國對阿拉伯國家政策文件》(下稱《文件》),涵蓋了深化全面合作、共同發展的中阿戰略合作關系、中國對阿拉伯國家政策、全面加強中阿合作、中阿合作論壇和中國與阿拉伯區域組織關系等五部分內容。
在前言部分,《文件》提到,1956年至1990年,中國同全部22個阿拉伯國家建立外交關系,其中同8個國家建有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戰略伙伴關系或戰略合作關系,同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建立中海戰略對話機制。另一方面,阿拉伯國家已成為中國第一大原油供應方和第七大貿易伙伴。
在第一部分“深化全面合作、共同發展的中阿戰略合作關系”章節中,《文件》指出,中國與阿拉伯國家國土面積之和占世界陸地面積六分之一,人口之和占世界總人口近四分之一,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總量八分之一。雙方需要更加緊密地團結與協作,在探索發展道路上交流借鑒,在追求共同發展上加強合作,在促進地區安全上攜手努力。
《文件》的第二部分詳細介紹了中國對阿拉伯國家政策,包括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雙邊關系、支持中東和平進程,并本著互利共贏原則開展中阿務實合作,愿同阿拉伯國家一道,致力于促進世界文明的多樣性發展,以及愿與阿方共同促進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在這份全長超過7600字的《文件》中,篇幅最長的是“全面加強中阿合作”部分。這個部分強調了中阿在政治領域要保持中阿高層交往和對話勢頭;進一步加強中阿政府間磋商和對話機制建設,加強中阿立法機構交流合作;加強國際事務磋商;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在投資貿易領域,《文件》強調了中阿之間在“一帶一路”、產能合作、投資合作、貿易、能源合作、基礎設施建設、航天合作、民用核領域合作、金融合作以及經貿合作機制和平臺建設等十個方面的努力方向。
其中,對中阿未來投資貿易具有導向意見的信息包括:在“一帶一路”合作上,中阿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推進中阿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以能源合作為主軸,以基礎設施建設和貿易投資便利化為兩翼,以核能、航天衛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領域為突破口的“1+2+3”合作格局,推動務實合作升級換代。
在產能合作方面,中國堅持企業主體、市場主導、政府推動、商業運作的原則,對接中國產能優勢和阿拉伯國家需求,與阿拉伯國家開展先進、適用、有效、有利于就業、綠色環保的產能合作,支持阿拉伯國家工業化進程。
投資合作上,中國將在平等互利、合作共贏基礎上,鼓勵和支持雙方企業擴大和優化相互投資,拓展合作領域,豐富合作方式,通過股權和債權的方式,利用貸款、夾層融資、直接投資和基金等多種手段,拓寬投融資渠道,加強雙向投融資合作。中方愿繼續向阿拉伯國家提供援外優惠貸款和出口信貸等資金,并提供出口信用和海外投資保險支持。推動中阿商簽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偷稅漏稅協定,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為雙方投資者提供便利條件并保護雙方投資者合法權益。
在貿易領域,中國將支持更多阿拉伯國家非石油產品進入中國市場,不斷優化貿易結構,努力推進雙邊貿易持續穩定發展。加強中阿經貿部門的交流與磋商,盡早完成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自由貿易區談判并簽署自貿協定。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積極消除非關稅貿易壁壘,通過友好協商妥善解決貿易糾紛和摩擦,逐步建立雙多邊貿易爭端預警和貿易救濟合作機制。加大檢驗檢疫合作,加快標準對接和人員交流培訓,共同打擊進出口假冒偽劣商品。
能源合作方面,雙方會在互惠互利基礎上開展合作,中國推動并支持中阿在石油、天然氣領域,特別是石油勘探、開采、運輸和煉化方面的投資合作,推動油田工程技術服務、設備貿易、行業標準對接。
基礎設施建設上,中國鼓勵和支持中國企業和金融機構擴大參與同阿拉伯國家在鐵路、公路、港口、航空、電力、通信、北斗衛星導航、衛星地面站等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合作,逐步擴大項目運營合作。
標簽: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