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兩會召開前夕,全省9個設區市書記、市長和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分別和省委省政府簽署了《2016年度黨政領導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其中涉及堅持綠色發展、改善環境質量、強化節能減排、加強生態保護等七項內容。省市黨政“一把手”共同立下環?!败娏顮睢?,這在全國還是首次。
對于此舉,省政協委員施能獅大加贊賞:“福建有非常寶貴的生態優勢,應該在生態文明建設上花大力氣,繼續保持競爭力。”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把綠色作為五大發展理念之一,為綠色發展指明了努力方向。作為全國“最綠”的省份,福建走好綠色發展之路,為“十三五”發展再上新臺階開好局、起好步至關重要。
那么,綠色之路該怎么走?委員們紛紛就此建言獻策。
“建設生態福建是未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張明星委員在他提交的《關于促進我省綠色產業發展的建議》中說,福建省要盡快制定符合省情的綠色產業策略,進而形成綠色需求到綠色研發、再到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的綠色產業鏈。政府則要擔負起協調經濟與環境和諧發展的重任,明確企業在保護環境中的職責,強化綠色消費的意識。“倫敦治理霧霾花了數十年,代價慘痛,我們應引以為戒,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楊河濤委員認為,走綠色發展之路,必須堅持創新,不斷運用先進技術去解決發展中可能帶來的污染問題。楊河濤是福清核電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他說,核電本屬于清潔能源,但他們在生產過程中仍然力求突破,使核電發電過程更綠色。他透露,福清核電現在采用的是新研發的第三代核電機組,相比上一代機組,不僅更安全,也更環保。
“先進技術可以讓發展之路更‘綠色’,但是技術的升級需要資金?!痹鯓咏鉀Q資金問題?駱沙鳴委員認為,該省可以構建集財政、金融和稅收于一體的綠色金融體系。他說,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對支持實體經濟、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有著重要作用。綠色金融是建立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生態環境保護的有效手段,可以通過支持低碳產業、低碳能源、低碳技術等,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產業的綠色化、文創化、智能化、融合化。
除了金融支持,走好綠色發展之路也離不開政府的監管和引導。麻秀星委員建議,執法部門要嚴厲打擊亂排亂放企業,加大對環境污染的審查力度,杜絕新的污染源出現;陳細慧委員認為,在城市建設過程中,供排水、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要按照綠色、循環、低碳的理念進行規劃建設。
“要實現綠色發展,就要真正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與行為自覺?!秉S金安委員說,擘畫“美麗福建”,需要人人盡心盡責,不遺余力保護好青山綠水、碧海藍天。(福建日報)
標簽:
相關信息